然后蒋钦就不说话,嘴角微带笑容的看着的陈武。
一路两人从武进县渡口走来,两人形影不离,加上蒋钦为人随和,虽为主将,却有长者之风,两人关系越发紧密。
陈武一看蒋钦的笑容,哪还不知道蒋钦的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他这是想让自己坐镇泾县啊。
陈武立马伸出三根手指头,对着蒋钦,摇摇头。
蒋钦莫名其妙,说到:“子烈,这是何意?”
“三坛从巴郡过来的好酒,让我当先锋,回吴郡后,归你。”
蒋钦张着的嘴巴半天没有合拢,只能苦笑道,“子烈,此等功劳,就值三坛酒?怎么也要二十坛吧”
陈武大喜,连忙道:“没有问题,我这可是三个多月没有活动筋骨了,这次可是要好好过过瘾。”
。。。。。。。
四月初,丹阳郡阳江河绊。
自孙策离开丹阳郡郡治宛邻县,已经过去三天,2万大军沿着阳江西上,阳江明曰江,实乃河。据闻,发源地乃是歙县,绵延三百多里,流经丹阳郡的邻国县、宣城、宛陵县,止于芜湖县。
江南之地,湖泊河流星罗棋布。2万大军,多是扬州本地人,不会耍水的少之又少。孙策自丹阳郡处汇合丹阳郡太守孙静的招募的新军15000人马后,补充粮草后就率2万大军准备前往泾县与蒋钦汇合。
孙策的坐骑是一匹白马,通体无杂毛,孙策甚是喜爱,是叔父孙静送的。孙静此次大规模民间收集战马,也是奉孙策之命。江南由于历史原因,自古战马较少,多数时候,商贾是与青州或幽州贸易交换而得。由于气候适宜,江南物产发达,与青幽正好贸易,两州刺史到也未多做阻拦。
骑着战马,望着大军缓缓而行,孙策感觉自己全身的血在加快流动。他喜欢战马在战场上奔跑的感觉,每逢大战,孙策每次都是冲锋在前,虽多次被部下进谏,但孙策改不了,他克制不住自己对战场的冲动。也许正是这种性格,孙策受到诸多将领的尊重爱戴,从而能号令群属,执掌江东,成为一方诸侯。
想到这,孙策不由得想到了,在宛陵县情形。那个的叫虞翻的年轻人对自己三番五次的进谏。在孙策眼中虞翻是一个不过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他却不想自己比人家还小一岁。
虞翻虽多次进谏,让人心里很是厌烦。想想也可以理解,有哪个年轻人受得了别人的啰啰嗦嗦。孙策虽然不喜欢此人的过于刚正不阿,但也有自知之明,孙氏家族在江东立足未稳,于士林更无根基,不能无端的得罪他们,于是找了个理由打发其到秣陵任县令,也算是重任了。
虞翻初在会稽郡王朗属下任功曹,去年孙策攻取会稽郡,怒而要杀王朗,虞翻多次劝阻,成说厉害关系,孙策有感于其忠心,答应只是囚禁王朗。后调任到丹阳郡任法曹。秣陵地处要地,需要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去配合黄盖,于是才有了虞翻的展示才能的机会。
此次2万大军出征,由张纮任随军长吏,分前后两军,前军主将校尉韩当率军3000先行,副将孙瑜。由于孙策本身官职缘由,只是杂号将军之职,孙坚是破虏将军,孙策在袁术属下任职时,袁术为其上表奏讨逆将军之职,但也是一个杂号将军,能够封的最大的职位就是校尉了。直到孙权即吴候位的时候才被天子赐予讨虏将军,但有赐符节,受开府建衙之权。
孙瑜是孙静之次子,受其父影响,是一个儒将,与孙策同岁。性温和,孙坚在世时候与孙静议论家常的时候,就常言道,孙瑜是孙家子弟辈最为优秀的人才。只不过后来常虽父亲孙静在家研读《周礼》,济阴人马普爱好古学,孙瑜以厚礼相待,让郡府中将领官吏的子弟几十人都来跟随他学习,更是设立学馆。孙静已经多次跟孙策讲,想要归家乡。孙策初定江东,根基不稳,目前还没缺乏独当一面的可放心任用之人。此次孙策也是恳请孙瑜同军,是想让其接替孙静任丹阳郡太守之职。
后军由孙策统领,张纮任行军长吏,吴郡余杭人凌操、庐陵人李异、孙辅、孙邻等相关校尉随大军在账下听用。一路大军浩浩荡荡,于五日后抵达泾县。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