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便自然缩回了底部。
接着他又用手指握住了底端。
三十多秒后。
水银受热膨胀,很自然的又上升了少许。
老苏瞳孔微微一缩。
作为一位医学大家,老苏在汇编本草图经的时候,不止一次的在各类古籍在见到过对人体温度的讨论。
虽然在实战环节,中医可以通过脉象来辨明人体情况。
但这是属于‘里’的范畴,并不是所有医者都能准确判断出病人情况的。
否则也就不会有庸医这种词的出现了。
但若是不借助脉象全凭手感,那么判断起来反而还要更难一点。
尤其是在精度方面:
比如36。7和37。2度,医者单凭触感其实是很难感应出来的。
因为医者不能保证自己的体温也正常,很容易出现误诊。
而在医学概念中,37。2度已经可以算是体温过高的前兆了。
也许看上去没问题,但入夜后病情就会爆发。
因此徐云制作出的这个‘体温计’,从医学角度上来说,重要性甚至不下于粉笔!
当然了。
考虑到水银有毒的情况,温度计的普及肯定要比粉笔严格一点。
“风灵月影宗。。。。。。”
老苏不禁喃喃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宗门啊。。。。。。
在过去的这几天时间里,他不是没有去翻阅过资料。
然而在他能找到的所有书籍中,没有一本古籍记录过这个宗门的消息。
但另一方面。
这个宗门大概率是存在的:
因为除了隐世宗门之外,没有任何说法能够合理的解释徐云具备的能力。
当然了。
从玄学角度来出发,仙神转世的‘生而知之者’也能解释徐云的情况。
但从理性角度上判断,一个隐世宗门传人的身份,无疑要比仙神之说合理的多。
毕竟悠悠数千载的历史中,遗失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比如公输子所制作的木鸢。
传闻这东西可以不需要任何外力,便在空中飞行三天三夜不休止。
可如今数百年过去,公输班的技艺早已遗失,后人只能靠脑补这等奇物的样式。
其实别说公输班了,就说老苏自己吧:
谁又能保证,他所创造出的诸如吸涌之类的物件,后世之人又能尽数所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