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着艰巨使命,易小天深知时间的紧迫与任务的重要性,面对突如其来的交锋,他没有半分犹豫。
在那短暂而激烈的还击之后,易小天以过人的决断力,指挥尖刀连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锋刃,迅速从敌人的包围中撕开一道口子,向着既定的目标疾驰而去,留下身后一片错愕的敌人。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在关键时刻设下考验。
当尖刀连抵达莫滩里水电站时,等待他们的不是平静的水岸,而是守军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的猛烈火力。
堤坝前,枪林弹雨织成了一张死亡之网,强攻显然已成泡影。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易小天展现了其卓越的应变能力,果断下令改道,带领战士们攀上了险峻的杨柳峰,于绝境中寻找生机。
次日清晨,晨光初破黎明的寂静,大约七时,尖刀连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屹立于杨柳峰巅。
山风拂面,他们眺望着远方,尽管目的地尚有四十里之遥,但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此刻,他们已悄无声息地深入敌后,敌方的防线在此显得稀疏松懈,戒备不再森严。
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尖刀连的行进方式变得大胆起来。
他们不再躲藏,而是以一种近乎炫耀的姿态,大步流星地前进,队伍整齐划一,犹如胜利者的凯旋游行。
他们身穿棒子军的军装,沿途偶尔遇到米军巡逻队,也仿佛视若无睹。
这种自信与从容,不仅源于对自身实力的信任,更是战略智慧的体现,尖刀连正一步步接近胜利的曙光。
队伍在历经长途跋涉后,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息。
易小天迅速取出电台,手指熟练地跳跃在发报键上,每一个嘀嗒声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穿越电波的海洋,直抵军指挥所。
在这份尖刀连首次通过电波传回的汇报中,他们详尽描述了沿途的所见所闻。
江面的波澜壮阔与渡江时的惊心动魄,以及潜入敌后的谨慎侦察。
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情报中的模糊轮廓,如今被一行行清晰的文字勾勒得淋漓尽致。
敌方阵地的空虚景象,如同一张张未设防的地图展现在李云龙眼前,进一步验证了之前关于敌人后方防御薄弱、水下桥成为战略咽喉的判断。
这些宝贵情报,无疑为我军即将发起的夜间突袭增添了信心,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胜利的方向。
李云龙,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目光如炬地审视着这份电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烁着赞许之光。
“小部队起了大作用。”他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欣慰。
随即,他亲自拟发电文,指令简洁而有力:“继续前进,按预定计划完成破路任务。”
这不仅是对前方战士的信任与期待,更是对全局战略的一次坚定推进。
接到命令的易小天等人虽然身心俱疲,但心中却燃起了更炽热的斗志。
他们整理装备,再次踏上征程,向着那既定的目标,无畏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