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最差,武艺最差,骑射最差的在一班。
一班的学子毕业大概率是回乡当乡老。
开个小私塾,帮书院举荐人才。
九班就是楼观学最好的班。
因为“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
它既为“阳数”,又为“极数”。
天之高为“九重”,地之极为“九泉”。
而且,九这个数字还是太上皇钦定的。
九班的学子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
但一定君子六艺中有一科一定是别人比不上的。
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九班毕业的学子可以不用参加科举。
年纪到了可以直接入仕。
名单直接呈在皇帝的案桌上,也不会在吏部那里“侯官”!
兵部大换血,大唐这么多折冲府。
皇帝会把所有有能力的学子全部安排到折冲府里面去当长史。
李小二原先是中年级五班的人。
如今怕是要到九班了。
分班的这个制度虽然很残忍。
但在书院里,低年级是不会分班的,中年级才开始。
也就是说,低年级的三年中所有人都是在一个起跑线。
书院是不会把不努力的人分到和努力的人一起。
所以才分班。
学习好,不代表一切。
但学习好能代表你比别人努力。
分班就是最快速分辨智商高低的方法,没有之一。
分班就是为了挑出高智商的人。
这就是现实,没有什么同样是人,这样做不公平等乱七八糟的。
(ps:唉,当初没听老师的,现在后悔都来不及!)
李泰望着看红榜不愿离开的书院学子。
李恪同样也如此。
如此大的场面,要说不羡慕,那是自欺欺人。
“你两个别看了,看了也没用!”
李泰和李恪兄弟两人幽怨的回头。
望着笑呵呵的父皇,两人齐齐叹了口气。
两人搞怪的模样逗得李二得意的哈哈大笑。
他是真的为李厥开心。
身为帝王,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跟着自己一路走来的人才。
比从世家,从科举考试中挑出来的人才要可靠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