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更送上,兄弟们都订阅投票支持一下啊!
牛见虎有些不服气的想要跟那个守门武官辩论几句,那不过是个小小队正,居然也敢如此狗眼看人。√打狗还得看主人呢,这不指桑骂槐吗。
张叹了口气,倒懒得跟那武官纠缠。
守着个皇城城门,那人也不知道怎么就有了优越感。要是他去守个宫门,还不得膨胀成什么样子。
进了皇城,张五人便下了马,沿着安上门街步行前往工部衙门。一路到了工部衙门,几个守门的门卒也是副鼻孔朝天的样子。
“在下新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张,今日特来报到。”
那老门子听了也只是哼了一声,“进了院子往左,那里就是工部司了,你自己过去就是了。别往其它地方乱窜,走错地方到时可得挨训的。”
张只是微微一笑,这门子肯定知道自己的身份。工部员外郎,好歹也是六品官,哪怕加了个检校,算来也是工部四司中工部司里的副主官了。若放到后世,张好歹也是个副司长了。
唐朝的工部管辖职权还是挺大的,工部下辖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利司四司。主官是工部尚书,下面有工部侍郎。四司主官为郎中,副主官为员外郎,下面还有主事等官吏。
大唐既有三省六部,但却又有九寺五监。但职能并不重叠,而是互有分工。比如六部是总领,而诸寺是分掌。六部掌政令,行君相之制命。而诸寺掌诸事,行尚书之政令。
说具体点,六部管的是行政规划审核等,诸寺就是管具体事务执行的。
工部在六部里面,能排到倒数第二,跟刑部差不多。但将作监和太府寺却也归工部总领,原来还有一个少府监,但唐立国后把少府并到了太府寺中。
具体点讲,将作监管的就是营造,太府寺管的就是钱粮仓储以及市场管理等,而少府监主要是管理许多朝廷自营的作坊等。
张的具体职务就是建两个作坊,但朝廷却没给他少府或太府的职务,而是直接给了个工部员外郎,正是因为工部和太府寺之间的特别关系。加一个检校,则是他并不是真的成了工部司的副主官,而只是挂个名,然后下去专门分管两个作坊而已。
程处默四人也调到张手下,但他们的官职依然还是亲卫府的旅帅。四人就坐在门房里等他,张一人进去。
工部衙门挺大的,有四个司。
官员的数量不多,除了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外。工部司里,有郎中,一人,工部员外郎两人,另外有主事三人。尚书是三品,侍郎是四品,郎中五品,员外郎六品,主事是从九品。
工部司有品级的官员就这几个,但没品级的吏员不少,都属于流外,有十二个令史,二十一个书令史,还有计史、亭长、掌固若干。
四个司大概有近二百官吏在这里办公。
张整了整衣服,先去了工部司的院子。
进了院里,张找到一个小吏,自报姓名,然后请他代为向郎中通报一下。
那抱着几个卷轴的小吏冷着脸打量了张几眼。
“你是朝廷新授的检校工部员外郎?”他把检校两个字念的很重。
“正是本官。”张也没给这人什么好脸色,冷着脸说道。
张知道自己第一天来报到肯定不会受欢迎,这些人都是些读书人,哪怕一个不入流的小吏,那也都是读书人,甚至说不定就是还是哪个士族出身。而自己一灞上乡民,还如此年轻,结果却一下子成了工部员外郎,空降过来,他们肯定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
其实就跟后世进那些公司一样,新进员工,特别是新进的实习生,总容易受到那些老人的欺负。
张早知道自己这个员外郎其实也就是挂下名,自己以后的任务还是酿酒和制药,管两个小作坊,而且他也不奢想自己以后回到这里来当值坐班。因此也就懒得跟这些人客气了。
程处默跟他说过,皇城各大衙门里的小吏很多,这些人都是读书人出身。毕竟这些衙门不比十六卫府,卫府里的许多大将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但在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这里的吏员却都是读书人。
他还说读书人都有个臭毛病,假清高,总是眼高于底。
对这话,他现在算是深有领会。
这些家伙哪怕面对着自己这个新来的上司,都能如此怠慢,可见他们骨子里有多瞧不起自己了。
张无所谓这些人的态度和看法,他十分不客气的坐到一边,等着那人去通报。
那小吏抱着卷轴了会怔,最后还是去通报去了。
“谢了。”张对回来通知他过去见郎中的那名小吏笑笑,然后转身就走了,根本都不等那人回话。
这份无礼,让那小吏脸都气的胀红。
工部司的郎中姓杨,嗯,弘农杨氏的杨。
四十出头的杨郎中见到张来了,头也没抬,依然坐在桌案后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