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说,在旧世界社会。
个人的劳动被私人占有,个人干的越多,私人就越富有,并且私人还会用这种富有进一步压迫个人。
除了经济上的压迫,还有思想上的压迫。
这种情况下,个人越劳动,和他自已敌对的力量就越强大,所以也就不愿意劳动了。
这进一步导致。
在旧世界社会下,个人去劳动,往往是基于生存所需的被迫行为,而不是自发的。
但在新世界,虽然也不能完全得到自身的劳动所得,但剩余部分会被用来发展全社会,并间接回馈到自已的身上。
在没有剥削后,新世界的人们会对社会有强烈的“主人感”,也就是真正感觉到自已是社会的主人,而不是社会的奴隶,被社会压迫,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当家作主。
他们的每个行为都会影响到社会,好行为会给自已带来好处,坏行为也会很快的影响到自已,所以人们就逐渐倾向于做各种好事,帮助别人,帮助社会。
从客观来说,道德水平就提高了。
换言之,道德本身并不是旧世界里很多人想的那样,只是天生的个体差异。
而是会被社会强烈影响。
所以旧世界下的人,如果不理解道德会随社会变化而变化,只把道德看做是个体差异的话。就会按照旧世界的道德水平,去生搬硬套到不同的世界里面。
所以很多我以前看的小说当中,那些作者就经常会出于这种考虑,把一个生产力非常高的社会,在制度层面混同于旧世界。
包括但不限于,认为按需分配,只是免费分配,不能理解需求和欲望的差别。从而认为按需分配不可能,或是把按需分配等同于免费分配,从而认为只有成本低廉的东西才能进行免费分配。
并认为,成本较高的东西,仍需要按照一定‘额外付出’售卖。而这种‘额外付出’,那些作者想象不出来更好的方式,就仍然只能借用货币概念。
从而导致很多小说,故事背景的生产力设计的非常高,但其作品本身,除了生产力之外,在社会制度上,几乎仍然是照搬旧世界那套制度,只是把一些便宜的东西免费了。
因为货币本身就代表着资产法权,按劳分配本身,会因劳动能力的天生差异,也会滋生资产法权,只不过是最弱的一种资产法权形式。
只有按需分配,才能彻底消除资产法权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所以那些不理解按需分配的作者,就会基于资产法权的潜在观念,哪怕把生产力设计的非常高,但只能想到把廉价商品免费发放,并把其余商品做货币定价处理。
因此,他们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阶级的消失,认为不管啥水平的科技社会,也必然存在阶级差异。
因为阶级社会的战争,本身就是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原因爆发的,所以他们也无法想象,更不能理解战争的消失。
因此,他们所设计的社会当中,往往总是生产力非常发达,但买瓶饮料,也只有较差的一些是免费的,其余需要花费货币。
这就是因为把按需分配错误理解为免费分配,认为‘只需要把便宜的东西免费,对大量穷人来说,就算按需分配了,然后那些掌握权利和货币的人,仍可以大量享用那些需要花费货币才能获得的商品’。
这本身就是基于精英主义的傲慢。
这部分作者,即使在其作品中,也是既想构造一个让大多数穷人满意的高生产力社会,又不想触及社会制度的变革,不想消除特权的存在,仍想继续保留一部分特权人士的优越性。
这代表他们在思想上,看似构造了一个生产力发达的社会,但实际上,却仍然是替特权利益站台。
和平民的唯一差别,就是他们在所构造的社会当中,会把主角放入到特权阶级内部去展开故事。
所以在他们笔下,那些生产力极为发达的社会,也总是会因为经济,权力,身份形成不同的利益团体,展开合作与对抗,从而形成不同的阶级,所以他们无法理解战争的必然消失。
他们所构造的,生产力极为发达的那种社会,只能算是套了个高科技外壳的旧世界而已。看似进步,实则退步。
这类小说本身,作为文艺作品,具有为特权利益永恒存在——这个观点,进行站台的特点。往往会大量出现于,旧世界里,资本与民众利益矛盾激化的社会时期。
于是,这些看似高科技高水平的科技生活,就成为了缓解民众与资本矛盾的所谓精神食粮,并通过塑造加入特权团体的主角增加代入感,而几乎与旧世界没有变化的制度更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群众的观点。
让群众觉得‘哪怕制度不变,生产力水平高了,也会生活很好,特权存在也无所谓,不会干扰到自已,自已还有可能加入其中,并且自已还能享受到,那些免费的低廉产品’。
这类小说的影响和塑造,与其作者的个人主观想法无关,是下意识的行为。
作品是作者本人立场的体现。
更取决于读者群体的立场。
因此,作品本身的客观影响,与作者本人的主观想法是不同的,两者应该区分开来进行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