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军工厂,一天可以生产一架J-1。
二十七座军工厂,一个月的产量,就是八百一十架。
这个产量,不说多了,只需要安排一个月全力生产。
就完全能够满足李云飞全军的需求了。
毕竟,倭岛整个S2赛季的飞机产量,也不过六万多架。
而且都集中在43-44年。
李云飞一个月的飞机生产数量,就快赶上倭岛现在一年的产量了。
不但数量足够,质量上,还要更优秀一些。
“军工厂的数量还是不够啊。”
李云飞看着设计完毕的ZT-1和J-1,有些贪心的叹了口气。
不过,问题不大。
二十七座工厂,现在已经可以同时开工三座军工厂了。
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建造完毕。
现在收复了东北。
每日增加的点数已经膨胀的到了800多。
一个月就有两万多点数。
新招募的三十万新兵,基层军官早就配备齐了。
这次奖励的五万点,李云飞还没想好怎么用。
就先存着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了。
军工厂的产量,目前能说勉强足够了。
那么,鲁省和平津的募兵计划,就刻不容缓了。
此次的募兵数量,目标是四十万。
东北因为刚刚收复。
政府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
所以没有足够的官员进行管理。
募兵自然也就暂时无法进行。
等到东北的公务员体系建立了之后。
三十万的募兵,也将在第一时间开始。
等到本轮募兵结束。
李云飞的总兵力,将快速膨胀到百万。
再搭配上系统军工厂变态般的产量。
李云飞终于能稍稍松口气了。
过去那提着裤腰带,扣扣索索过日子的时代。
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就在李云飞开始憧憬,百万大军用什么姿势,埋葬倭寇比较帅的时候。
刚刚迈过鸭绿江没多久的张志中,突然发来了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