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所有的东西都由系统控制,既然系统借老警探的手把资料送到玩家手里,这就代表资料中一定有一些暗示或是线索,仅仅一句‘无差别犯罪’很难解释。
“一定有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线索,容我想想。”
“好吧。”
离离原上草站起来,似乎去厨房打算弄点咖啡提提神。
而安一指则坐在沙发上,眼睛注视着那一叠资料,脑子里却想着白天发现的尸体。
一个是遭到毒打,脑子炸掉,死后抛尸。一个是骨骼完整,血肉不翼而飞,被埋在了林子里。
最让安一指不能释怀的,就是骨头上的咬痕。
看上去咬痕不像是野兽留下的,如果是野兽他们会把骨头咬碎,而现场没有损坏的骨头,没一根都好像用剃刀刮掉肉一样干净。
那些骨头给安一指的感觉,更像是啃排骨一样啃剩下的。
食人族?
有可能,但不能确定。
安一指的知识量还是不够,他无法分辨骨头上的咬痕到底属于人类还是属于某些奇葩生物的。
但这些都不妨碍他察觉到两具尸体之间的疑点。
——这两具尸体在处理方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警方破案有一种被称为心理侧写的技巧,它能通过犯人的行为和举动猜测到犯人的性格特征甚至能根据性格特征还原凶手的体貌特征。
准确度之高如同魔法一般。
安一指对这方面稍有了解,可不是很精通。但他也知道,通常而言即便是连环杀手,其处理尸体的方式也不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这代表什么?
“或许,我们要找的不是一个犯人?”
一念至此,豁然开朗。
对,没错,犯人不止一个!
安一指一开始被惯性思维误导,认为所有的失踪案都是一个犯人所为,但尸体处理方法不同让他意识到这些案件不能并案处理,很可能是好几个犯人同时作案,他们之间是否认识不得而知,但显然有某种潜在的默契。
思索一阵,他对端着咖啡回来的离离原上草说道:
“帮我再看一遍,这次不需要找所有人的共同点,按照某一共同点将被害人分类,比如职业什么的。”
这类破案的副本是最考验灵感的地方,有时一两个灵光一现就能大幅推动进展。
两人重新埋头于资料中,这一次他们很快把所有被害人分成三份。
第一份,也是最初的事件,那个开着庞蒂亚克车的犯人。
被害者共有15人,这些人都是确定有目击者看到他们上了那辆车的。
第二份的共同点比较奇葩,这些人的生日都在同一天,即使不是同年。
这些人共有54位,职业也五花八门,共同点就只有生日了。
而最后一份,他们所有人都是独居,失踪好几天才被人发现。
如此一来情况就明了很多了,假设一共有三个犯人或三个团伙作案,或许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尸体的处理方式有那么大的不同。
“最初的案件,就叫他庞蒂亚克车案吧,这个案件从时间顺序上来讲是最先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