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厂里的领导们都很不舍得放人,但也清楚科研人员的地位不容忽视,更何况是军方直接点名调任的事情,大家也只能默默认了。
而且,这些人的离开对于原来的那些兵工厂来说也是天大的事。
送别会上各级领导都来了,还有一些地位很高的资深同行特意出席,打听加入125兵大会的经验教训。
不过来到125兵工场之后,并没有太多让人热血沸腾的欢迎仪式。
先是侯厂长亲自带着他们在生产区走了一圈,表面看起来规格不低,但实际上谁都知道,125真正的核心人物是景熵,而景熵当时压根没露面迎接。
到了实验基地后,更没有所谓热闹的欢迎场面。
好在景熵本人带他们参观了一圈实验室,也算是给足了面子。
紧接着进入研究小组,他们迅速了解项目情况,然后立马埋头扎进工作中。
即便这几个老牌技术骨干都在各自的行业声望很高,但突如其来的压力和仅三个月的超短交付时间,还是让每个人都愣住了。
可小组里的其他成员却显得习以为常,跟十个老头子简单打过招呼后便又低头埋首自己的工作,争分夺秒地忙碌着,完全没有因为他们身份特殊而格外客气。
其实,125里的每位科研人员,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人,骨子里都有着一股难以言表的自豪感!
毕竟,放眼国内外,没有任何一家武器研发单位能在规模和影响力上与之比肩。
这是125目前稳坐第一交椅的最大底气。
这是一个让所有军队势力提起来都肃然起敬的名字。
至于景熵,则成了全球军事研发圈子最神秘、也最有威慑力的灵魂人物。
任何从事武器研究的从业者心中,以能够在景熵手下参与项目开发为荣耀巅峰。
尤其是年轻人,把加入125当作人生至高无上的目标之一。
再看看这支团队里的现有成员,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拔尖的人物。
每个人至少经历过多个重点项目的锤炼,手上有不少拿得出手的成绩。
其中还有好几位身上挂着一等功章,甚至拥有象征极高荣誉的利剑勋章。
而在新来的十个老前辈当中,能达到同样水准的人屈指可数。
要知道,仅仅获得一枚这样的勋章就已极为艰难,许多人拼尽性命也可能只能换取死后追授的一枚三等功。
即使在九大战区内部取得某些优胜排名,往往也只能领回一个三等功章;真正想跻身国际战场赢得认可,必须用实际行动说话,才能荣获一等功章。
除此之外,那些频繁执行高危任务,在生死一线闯荡拼搏立下显赫战功者,也许才有机会得到这枚代表至高荣耀的一等功章。
至于利剑勋章,那就更夸张了,简直是万里挑一级别存在的标志物!在外界看来遥不可及的神级成就,但在125眼里却是司空见惯的存在。
据统计,有不少成员已经多次荣获个人勋章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