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众他不便说出来,虽然堂下的贺锦,王希贤,罗平安,杨朴都是韩烈心腹。
但毕竟“谋不可众利不可独”。
正在众人商议之际,门外守卫来报。
“启禀侯爷,提督府参军贾开宗,徐作霖求见。”
“今日先这样,出兵之事,容我再考虑一下。”韩烈听到二人到来,遂结束了今日议会。
“侯爷,末将还有一事,想要与侯爷商讨。”
众将告退之际,李岩起身说道。
韩烈想了想遂道:“邺园,你去接二位参军到偏厅休息,我随后过去。”
众将纷纷告退,李之芳也拱手一拜:“是,侯爷。”
“李兄请说。”韩烈对于李岩的才能,忠诚都十分认可。
对于他有私言进谏,倒也颇为好奇。
“天下大乱将起,连那莽夫高杰都能看出来。”
“侯爷想必也是心知肚明,那高杰敢为祸州县,就是看出朝廷现在奈何不了他,才敢如此肆意妄为。”
“然这等背主的贼子,它日必死于横祸,并不足为虑。”
一身盔甲在身的李岩,五官端正,浓眉大眼的他,一脸正气,说话之时不急不缓,却充满坚定之色。
此刻,他对于高杰的结局判断,竟然是出奇的精准。
微微抬头的李岩,目光坚定看着韩烈,继续说道。
“高杰的叛乱,对于侯爷来说,并非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今河南一片糜烂,战乱已经把人口,土地尽数摧毁,没有十年休养生息,这片土地不会有任何价值。”
“但是江淮地区却不同,天下纷乱十余年,江淮,江南安定,经济繁荣,两淮盐运,运河运输,已经成为大明最重要的财赋所在。”
“高杰一旦占了徐州,截断南北漕运,朝廷财源枯竭,朝局必然崩溃。”
“这个时候着急的只会是皇帝,以及满朝文武百官。”
“侯爷坐镇山东,手握雄兵猛将,朝廷只能仰仗与你。”
“而山东齐鲁大地,民丰物阜,这是王霸大业的根基所在啊。”
“趁机平乱机会,侯爷扼控山东,掌握江淮之地,控制两淮盐运,扼控漕运之利,推行屯兵屯田之策,轻徭薄赋,收拢民心,何愁大业不成呢?”
“故而末将以为,先让高杰这帮叛贼,在前面蹦跶,等到时机一到,侯爷大军南下,可一网打尽,尽收渔翁之利。”
李岩虽然是一介书生,但他所学的学问,却是王道霸术,他投奔李自成的初衷,也是匡扶天下,效忠明主。
可惜的是李自成不是一个明主,若李自成在入住燕京的时候,能够听从李岩建议,拉拢士族官吏,巩固胜利成果,也不至于败亡的那般快。
“哈哈哈……”
韩烈摆手一笑,指了指他摇头道。
“这可是大逆之言,以后切莫在人前多言。”
“侯爷……”李岩还想再说什么。
韩烈表情严肃,目光犀利的瞪了他一眼:“退下吧,本候知道了。”
“是,末将告退。”
李岩见韩烈态度不明,心中发苦,却也只得怏怏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