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大明真实兵力并不弱
陈演被当中轰出了乾清宫这一幕,对于大殿之上的一众大臣,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触动。
“陛下,长安虽然失守,但局势未必有那么糟糕。”
“保定总督李邦华大人,手握山西,河北兵马,加上,大同,宣府两镇兵马,足有十万大军。”
“即便短时间无法收复失地,也足以遏制叛军入寇山西。”
眼见再不开口说话,就要步入陈演后尘的魏藻德,硬着头皮站了起来。
“而且臣听山东巡抚刘汉儒进言,长平侯韩烈提督,在山东重建卫所,拥有精兵数万。”
“可令韩提督,率山东,河南兵马,向郑州,洛阳进攻,以牵制叛军。”
“再严令湖广总督吴甡,督师湖广总兵左良玉,对武昌,襄阳发起进攻。”
“如此各镇人马,齐头并进,即便无法收复长安。”
“也可以收复河南,湖广部分失地,以振奋人心士气。”
魏藻德这一番进言,看似有理,实际上完全是胡说八道。
首先这里面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李邦华没有指挥全局的统帅能力。
而且这个时候,河北,山西的兵马,隶属各镇,指挥不统一,防守比进攻更有利。
第二个问题,韩烈倒是可以统军出征,而且他手中的兵马,也是唯一有一战能力的军队。
但是,山东的兵马一动,一旦京师有危险,那崇祯就没了后路。
其次,山东是黄河和运河的漕运所在,山东兵马调动,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三个问题,湖广总兵左良玉,手握二十万大军,早已经尾大不掉。
自前年朱仙镇一战后,左良玉率军返回湖广之后,他一直对朝廷的态度,向来都是听调不听宣。
左良玉的底气,主要是他手握二十万大军,而且他手下的大部分将领士卒,都是这几年打李自成,张献忠收编的人马。
其次这支大军的军饷,都是左良玉在湖广筹措的,朝廷基本没有拨付多少军饷。
一支由叛军之中收编的将领士卒,对于朝廷自然没有忠诚度可言。
左良玉给他们发饷,他们自然对左良玉更亲近。
事实上眼下山东韩烈的情况,与左良玉有些类似。
韩烈帐下的人马,多半来自叛军之中收编的,手下将领也是他招降而来。
这一年多来,韩烈极尽笼络手下将领,故而大家对于朝廷的归属感,远没有对韩烈的情感深。
魏藻德提出的办法,虽然没有丝毫建设性可言。
但对于眼下的崇祯来说,也是朝廷的一种态度。
长安失守,李自成开科取士,这是要与大明分庭抗礼。
如果朝廷不进行反击,那就是默认李自成割据自立,长此以往,民心尽失不说,西北将不复为朝廷所有。
故而崇祯虽然隐隐觉得此法,似乎有些不妥,但还是沉声询问道。
“诸位臣工,有何看法?”
“尽管畅所欲言,朕尔等无罪。”
“微臣附议!”兵部尚书张缙彦,担心皇帝点名,连忙第一个跳出来,支持魏藻德。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回去之后,就立即请辞。
兵部尚书一职,谁爱做,谁爱做去。
蒋德璟,黄景昉二人对视一眼,最终还是低下了头。
显然二人也认为,这样所谓的分头并进的战略部署,怕是难有成效。
但现在大明除了京畿周边各镇外,早已经没有了精兵可用。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京畿周边各镇,这个时候兵力其实不少,在编兵力足有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