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看不得百姓受苦的韩烈
“叔叔,可以二百文钱吗?”
看着那小男孩怯弱的表情,让韩烈不由的想起了小萝卜头,很显然这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就是生活在这样水生火热的之中。
“那你跟叔叔说,为什么要两百文钱吗?”
“因为爷爷病了,医官的要一副药,要二百文钱。”
听着小男孩朴素而真挚的话语,韩烈内心的柔软,再次被触动。
看病难,这好像是华夏人,从古到今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在古代郎中绝对是受人尊重的一种职业。
“孙平,给这位小朋友拿一两银子。”韩烈听完小男孩的诉求,毫不犹豫的让随行的亲卫孙平,拿出一两银子给对方。
为什么不多给些钱,不是韩烈韩烈不舍得。
而是这一老一少,犹如风烛残年,给多了他们钱,对他们未必是好事。
正所谓怀璧其罪就是这个道理。
一两银子不多不少,足以解决他们眼前的燃眉之急。
华夏有句老话说得好,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解决这对祖孙的困境,不是给多少钱,而是要改变当地的政治生态,让他们拥有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
今天韩烈可以给他们一百两银子,甚至一千两银子,这些对于韩烈来说,都不是问题。
可一座县城,一座州城,还有多少穷苦百姓呢?
他难道都能够救济得过来吗?
只有完善制度,制订有利于百姓的政策,轻徭薄赋,这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就在孙平掏出银子的刹那,一伙七人的衙役,一路吆喝着走了过来。
“交税了,都交税了,肉食货品摊子,一百文钱,蔬菜瓜果摊子五十文钱。”
头戴黑色六合帽,身穿黑色镶红边缁衣的衙役,一个个腰挂朴刀,一个个态度蛮横,丝毫不顾地面上散落的物品。
甚至见到脚下的物品,他们还会踩上一脚。
“官爷,官爷今天还没有开张,能不能少交一些?”
一名卖肉的屠户,上前讨好的求情时,却被一名衙役一把推了开来。
“郑屠户,你他娘跟老子喊穷,整条街上,谁不知道你赚的最多?”
“一百文钱,少一分都不行。”
别看郑屠户长得五大三粗,比那衙役粗壮了大半个身形,可面对衙役的呵斥,他却只能苦着脸的掏出了一把铜钱,数了数之后交到那衙役手中。
“嘿嘿,郑屠户我家高捕头,最喜欢吃猪耳朵,待会你让人送一副过去,你可明白?”
接过钱的衙役,俗称捕快,一脸得意的笑道。
“小人明白,明白……”郑屠户点头哈腰的应承之余,心中不由愤恨的骂道。
“狗娘的东西,拿了钱还有拿吃的,真当老子好欺负吗?”
“惹急了,老子迟早宰了尔等,去大苍山投奔九山王去。”
郑屠户虽然一直在忍气吞声,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脾气。
若不是还有父母妻儿要养活,他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岂会愿意受这样的窝囊气。
想到九山王王巨,他就忍不住有些冲动。
说起来九山王王巨,就是费县城外梁邱屯乡人,早年郑屠户还与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