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设立参军幕僚
因为之前,就对贾开宗,徐作霖,徐作肃,吴伯裔,吴伯胤几人,有了充分的了解。
为此,在见面之后,韩烈与几人聊得很开心。
正如袁枢所言,这五个人,各有所长,充当参军幕僚,完全是够资格。
“很高兴与诸位先生认识,你们的能力和实力,我也有所了解。”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身为大明子民,理当为国效力。”
“任何时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人才是钢铁长城。”
“国无防而不立,这是国家的立足根本。”
“虽说重文抑武,也是宋元以来朝纲,但那是鉴于五代十国的混乱大背景造成的历史客观原因。”
“我大明的武人,相比起文人,也确实有所不及。”
“但是,本候想说的是,我就是武举人出身。”
“如今还不是封候拜将吗?”
“所以,只要诸位有为国为民的决心,我韩烈保证,大家都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当韩烈接见完这些来投的书生后,召集大家开了一个动员会。
在他以身作则的演讲下,帐下一众不得志书生,无不是振臂欢呼道。
“愿为侯爷效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能够做出投笔从戎的决心,即便没有多少才能,但也是妥妥的读书人。
韩烈现在兵马扩编迅速,忠义军,忠武军,忠勇军三军,整整六万人马。
加上骑兵营六千人,火器营六千人,火炮营三千人。
总兵力已经达到七万五千人。
下一步,等李岩把祥符的五千人马带回来,归德卫所重建,兵力将会扩充到八万人的规模。
这么庞大的军队,主力都是农民出身的青壮民夫。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文盲,目不识丁的平头老百姓。
韩烈为什么要招募书生入伍,除了需要一批文士,协助军务问题外,最重要是进行一些思想教育。
想要进行思想改造,那就必须得有文化人,来进行一些必要的文字普及。
一支精锐的军队,除了要有铁的纪律外,还要有思想文化。
否则就会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盘散沙。
目前,韩烈的军队扩充虽然迅速,但核心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