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贼出身的贺锦,对于投降明军,还是没有什么心里压力的。
要知道他们这些叛军首领,就没有人没有投降过。
包括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先后投降过明军。
他们在势穷的时候,主动投降,一旦脱困,又立即反叛,可以说没有丝毫节操可言。
“投降,我们投降!”
眼见明军势大,听到投降免死,贺锦立马就丢掉手中战刀,翻身跳下马背,连连高喊了起来。
他手下的人马,见主将主动投降了,无不是纷纷丢下兵器,主动选择了投降。
战斗结束,韩烈率领人马,押解着俘虏,进入叛军营地驻扎。
归德知府越其杰,河南巡抚陈潜夫,大梁兵备道袁枢,率领府衙一众官吏,打开城门,携带犒赏三军的钱粮,来到大营拜谒。
“侯爷,归德府官吏前来拜谒。”
正在营地内,查看伤员情况的韩烈,听到郭虎的回报,只得对罗平安,米继宗,李元忠几个吩咐道。
“伤员的救治,一定要不能马虎。”
“俘虏的叛军士卒,不要盲目收编,要把思想工作做好。”
“要充分把我们的政策交待清楚,不愿意留下的,不要强求。”
“一律发放干粮和路费,让他们返家。”
关于叛军的俘虏政策,韩烈在开战之前,就制订了一套方案。
总之,就是一句话,优待俘虏,来去自由。
愿意留下当兵的,表示欢迎。
不愿意当兵的,发放路费和路引,准其返家。
无家可归的,可以前往山东安家,朝廷发放户籍,分配土地,只要不作奸犯科,既往不咎。
韩烈之所以对叛军这么宽容,就是他始终认为,叛军本质上属于义军。
之所以这些义军,成为叛军,这是朝廷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问题。
韩烈始终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把事情解决,而不是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
对付义军,必须从根本上安抚,让百姓能够衣食无忧,唯有耕者有其田,才能杜绝百姓从贼。
如今河南各府州糜烂,从贼者如云,这是朝廷剿抚不力的结果。
“下官等拜见长平侯。”
来到中军大帐外,见到一身甲胄,浑身血迹斑斑的韩烈。
袁枢,陈潜夫,越其杰一众归德府官吏,纷纷上前行礼。
“诸位大人不必多礼,请大帐叙话。”
韩烈拱手作揖,面露微笑的请大家进入大帐之际,陈长林,王平带着亲卫人马,把他们送来的物资,送到了伙夫房。
“长平侯旗开得胜,可喜可贺,下官谨代表睢阳十万军民,向您表达敬意。”
“些许物资,是城中官绅地主捐献的物品,以犒赏将士今日之功。”
“还请大人笑纳。”
韩烈接过礼单,看了一下。
粮草两万石,铜钱五万贯,猪羊等牲口一万五千只,衣服五千件,靴子五千双。
“越知府有心了。”看到手中的礼单,韩烈点点头,笑着表达了感谢之意。
虽然这些东西,算不上什么贵重物品,但睢阳军民,能够主动捐献物资,犒赏三军将士,这份心意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