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占据临清关,一路北追
济南城外,北店子渡口一战。
韩烈再次招募了一万五千青壮,编入杨衍的新军之中。
加上之前沿途收编的两万青壮。
这支新军人数达到三万五千人马。
渡过黄河之后,韩烈在黄河北岸的临清关,对这支人马重新进行了一番整编。
杨衍旧部七千人马,留下三千精壮,编入韩烈中军骑兵营。
其余四千编入新军序列,以忠义军为番号。
杨衍出任忠义军主将,齐翼龙,杨威,李赦斗三人担任副将。
全军兵力三万士卒,编为中军营,前军营,后军营。
韩烈亲率中军骑兵营,并担任三军统帅。
骑兵营主将王希贤,副将崔定国,杨重镇,全营兵力五千人,一人双马。
罗平安为火器营主将,米继宗,李元忠为副将。
全营兵力扩编为六千人。
杨朴为火炮营主将,关武,张扬为副将。
全营兵力扩编为三千人。
临清关素来由九河通衢之称,位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汇处,也是运河和黄河枢纽。
不但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一座军事要塞。
临清关总兵刘泽清,当初弃关而逃,导致临清关被清军兵不血刃占领。
城中的多达上万百姓被杀,一万多名青壮被裹挟俘虏,以至于繁华一时的城池,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韩烈率军进驻临清关之后,积极救济百姓,清理城池,从而让这座城池,恢复了一些生气。
但韩烈此次入关的目的,主要是收复城池,恢复运河航道。
同时,也为了整编军队,以及安排缴获的钱粮存放。
在济南城外北店子渡口一战,韩烈率领兵马,斩杀敌军辅国公斐洋古,全歼码头五千建奴鞑子。
收编了一万五千青壮入伍,缴获大小船只八百余艘。
白银八十多万两,铜钱三百五十万贯,其余金银珠宝,布匹丝绸价值不小五百万贯。
另外还有粮食数十万石,这批军需物资,可都是建奴鞑子,在济南府,青州府周边各州县,搜刮的民脂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