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人在大明开局救下崇祯 > 第442章 喜讯不断返回京城(第2页)

第442章 喜讯不断返回京城(第2页)

这次入京韩烈没有骑马赶路,而是乘坐船只,由孙思克、刘楗二人,率领亲卫营一千铁骑护卫,一路南下入京。

船只沿着大运河顺流之下,两天时间便进入长江,于八月十三日深夜,在京口码头靠岸。

中秋的京口清晨,江面之上雾气升腾,空气清新怡人。

由于需要赶往京城,韩烈并没有前往北固山游览,凭吊先烈。

当他率领众人匆匆路过北固山山脚之时,心中却是不禁涌起万千感慨。

勒住缰绳,停驻片刻的韩烈,环顾左右的众人慷慨激昂地说道:“想当年南宋时期,辛公辛弃疾力主抗金,坚决反对朝廷那苟且偷安、屈膝投降的可耻政策。”

“他曾登上这北固山之巅,挥毫泼墨,留下了那篇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壮丽诗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说到此处,韩烈微微仰头,目光凝视远方,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辛弃疾登高远眺、壮怀激烈的情景。

继续高声说道:“辛公用这首词不仅抒发了自已坚定的抗金决心,更是对那位在京口成就三国霸业的孙权。”

“以及率领大军北伐,创下北伐中原、气吞山河之壮举的刘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敬仰。”

“他们的丰功伟绩,如同璀璨星辰,照耀史册!”

此时,骑在马背上的韩烈,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襕衫白袍,手中紧握着马鞭,声音如洪钟一般响亮,回荡在山间林野。

他那伟岸的身姿和豪迈的气概,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让跟随左右的众将,无不是心生敬畏之情。

韩烈接着语重心长地说:“吾等身为后辈之人,应当胸怀大志,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勇往直前,开拓创新。”

“我们要以历史为镜,汲取教训,绝不能像那赵宋王朝的亡国君臣一样,贪生怕死,只知苟且偷生,从而断送了我大明列祖列宗辛辛苦苦开创的太平盛世啊!”

韩烈这一份感慨之言,让左右的孙思克、刘楗,王德、孙平等一行将领,无不涌起一股热血沸腾之感。

就连董小宛一个女流之辈,也深切的体会到了,韩烈那颗不屈的奋斗之心。

“主公所言甚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大明汉人文明火种延续至今,靠的是一颗勇于奋斗之心。”

“今有主公率领我辈前行,匡扶天下,驱逐鞑虏,指日可待。”

刘楗一脸振奋的附和道。

孙思克也是踌躇满志的说道。

“今年江淮秋粮丰收在即,运河两岸,稻谷麦穗飘香,最多半个月,秋粮归藏,大军北进,定可旗开得胜,定鼎中原。”

“哈哈哈……”

韩烈开怀而笑,策马飞奔而起。

马蹄翻飞,清晨从京口过境,午后韩烈率领护卫的人马,从雨花台进入南京城,进入洪武门的龙骧右卫营地。

南都城中现在主要的兵马,就是龙骧军左右二卫,全军一万五千人马。

右卫驻扎在洪武门,拱卫南都内城。

左卫驻扎在外城,拱卫外城防务。

右卫总兵李元忠,左卫总兵翁之琪。

李元忠是韩烈的姐夫,也是最早跟随韩烈战斗之人。

无论是忠心,还是能力都称得上上佳,这也是韩烈让他率军驻扎皇城的原因。

“末将参见大将军。”洪武门内大营外,李元忠亲率右卫一众将领,见到韩烈到来,躬身行礼拜道。

虽说有着亲戚这层亲情关系的存在,然而一旦置身于公开场合之中,彼此自然而然地还是依据各自所担任的职务来相互称呼。

翻身下马的韩烈,面带微笑,彬彬有礼地向着众人拱手作揖并回礼说道:“李总兵,还有诸位将军,请快快起身吧。”

随后,在李元忠的引领下,大家进入营帐内,稍微寒暄了一阵之后。

韩烈起身对着李元忠叮嘱道:“姐夫啊,后天上午,烦请您带上大姐和外甥到这里来聚一聚,许久未见姐姐和外甥,甚是想念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