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但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世家大族得知有人要把他们这些食利阶级连根拔起,一定会引发剧烈的恐慌。
他们绝对会放弃现有的恩怨,一致对外,先灭了潘凤。
至于张鲁为什么没有被人针对,因为张鲁并不是黄巾军的大头,而且他不跟张角一样,看到黄巾军大势已去,他直接投降了。
而他的诉求也很简单,就像当一个司州土皇帝,没有任何扩张的意思,而他确实也没有任何主动打别人的企图。
他就想着故步自封,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
结果,很快就引来了饿狼。
因为民心所向,曹操打下司州边境城池的时候,城里的士兵百姓都是死战,誓死不降。
百姓为了守城,将家里的房子拆了,房梁当成滚木去砸攀登城墙的士兵。
任何能用的东西都拿出来,只求能消灭更多的敌人。
这一切还都是百姓自发的,就是不想失去现有的一切。
而如此抵抗,曹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可是抵抗归抵抗,张鲁军队有着明显的弱点,首先,张鲁的军队都是黄巾军,一开始都是连饭都吃不起的泥腿子。
这些人组建的军队,很难选出一个武力超群的猛将,而曹操这边猛将如云。
而且因为是没文化的军队,有文化的全都被诛杀,所以整个司州的行政系统,完全是一团乱麻,他们根本不懂如何治理。
军队是群体的暴力机构,需要协调统一,才能发挥最大的实力。
可是张鲁麾下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军队战力底下,这是事实。
还有就是张鲁,打仗信命,敌人进攻,他首选要做的不是抓紧防守,而是祷告祭天,让人占卜吉凶。
一切都看老天爷的意思,这要是能成事就怪了。
所以,尽管百姓誓死抵抗,曹操还是攻破了边境城池。
而曹操损失惨重,也是暴怒,不出意外的,曹操下令屠城。
曹操屠城最知名的记载就是兖州,因为陶谦杀了他的父亲,他作为报复,屠了兖州城。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曹操不只是屠城,几乎将一个州,几十万户百姓,屠灭大半,剩下人口全都迁移到豫州。
那就是张鲁的地盘,等到张鲁灭亡的时候,司州几乎十不存一。
曹丞相的企业文化就是,我打你,你要是乖乖投降,咱们什么都好说,你要是敢抵抗,绝对会屠城,这是一种政治威慑。
屠灭第一个城池,后面的城池听到风声肯定会心理压力巨大,要是抵抗,就是必死的下场。
所以曹操打很多地方的时候,先屠城,后面就会望风而降。
这种效果是非常好的。
但是在司州,似乎效果不大,因为百姓心向张鲁,誓死不降。
曹操屠灭城池,却对这场战争充悲情色彩。
“妈的,这些疯子,他们都不要命嘛?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我说了多少遍,为什么就是不听。
士兵抵抗就算了,城里的百姓拆房子,日子不过了,也要跟我们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