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李璟命诸道兵马元帅齐王李景达对抗大周
寿州节度使刘仁赡,派遣军校陈延贞,收服了泰州。
局势才终于缓和下来。
可是从正月出兵,到现在,这四个月的时间,两个国家不论投入的战力,还是打仗的强度,都超乎了想象。
几乎每一尺土地都染上了鲜血。
每一处战场,都有战死将军。
李从嘉自从结束了南平之战后,回到岳州发展民生,休养生息。
他知道明年才是真正的决战时刻。
此时既然自己没有上战场的机会,那就好好珍惜这片刻的时间,休整部队。
北地人骑兵凶猛,万马奔腾能横扫一切,野战无敌。
李从嘉针对大周骑兵,着手训练枪兵。
李从嘉深知大周骑兵的厉害,那如铁流般奔涌而来的骑阵,曾无数次在战场上将敌军冲得七零八落。
他站在校场上,目光深沉地望着眼前正在训练的一队队长枪兵。
四年前,他第一次出使岳州时,就是训练弓弩兵。
在湘江沿岸多次大战,也都是依靠着战船弓弩而取胜,他的军队多是弓兵为主。
在城防战中或许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可一旦到了野战,面对大周骑兵那高速冲击、灵活机动的优势,弓兵就如同脆弱的芦苇,难以抵挡狂风暴雨般的骑兵冲锋。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局面。
为明年做准备!
李从嘉开始精心挑选身强力壮的士兵组建长枪兵队伍。
这些士兵每日天不亮便要开始训练,阳光洒在校场上的时候,他们已经挥汗如雨。
长枪沉重,初练时不少士兵连举着枪站稳都困难,更别提灵活运用了。
日复一日,那些原本笨拙的士兵渐渐掌握了长枪的使用技巧。
他们学会了如何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前进,如何将长枪斜举形成一片密林般的枪阵,等待着敌军骑兵撞上来。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发现有些士兵天赋异禀,不仅擅长使用长枪,还能熟练掌握大戟这种更加复杂的武器。
大戟的使用要求更高的力量与技巧,它可以钩马腿,也能刺击敌人。
随着训练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士兵能够熟练运用大戟。
这使得整个部队的战术变得更加多样化。
当长枪兵组成严密的方阵时,大戟兵可以在侧翼进行辅助攻击,或是在关键时刻突破敌军阵型中的薄弱环节。
“主公,秦再雄传来最新战报!”
“衡州城大捷!”
“南汉军队达到衡州城下,见我军守备森严,就撤军了。秦再雄将军,在山林中追杀,造成了不少伤亡。”
五月后,南唐和大周大战平稳。
传来消息,柴荣竟然先回朝廷了。
毕竟他是一国之君,在外亲征数月,还有无数军政大事要他处理。
这似乎也释放出了一个信号。
就是双方大战来到了僵持的阶段,皇帝先行回朝后,大战的局面瞬间缓和下来。
李从嘉也知道,这将是大周南唐之战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