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温兄,今年科举的会元肯定非你莫属了,你的文章可是我们几个中写得最好的。”
在京城的一家酒楼大厅中,几位今年参加科考的书生围坐在一起,而那位被称为温兄的,便是乡试的解元温玉。
温玉听到同乡的夸奖,只是淡淡一笑,目光扫过一旁抱着书卷的清秀男子,不疾不徐道:“刘兄过奖了,科举考试非同小可,天下英才齐聚,谁也不敢轻言可以一举夺魁,而且温某看段兄也是文采斐然啊。”
同桌是学子听到他这话,都往那捧着书卷的段书渝身上看了眼,面露不屑之色,但还是奉承着温玉的话,“温兄所言极是,但某以为,在坐的诸位当中,还属温兄的文章为上上品。”
温玉拱手,“过奖,过奖了。”
会试已过,只等放榜,几位学子们终于可以稍稍松懈下来,在酒楼中吃酒到宵禁前才回了在京城暂住的旅店。
“段兄。”酒楼外,温玉叫住了捧着书往旅店走的段书渝,“不知段兄对此次的会试有何想法。”
天空不知何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段书渝护着怀中的书卷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温玉,平静如湖面的目光中没有丝毫波动,“没有,我要回旅店了,你挡到路了。”
温玉下意识地挪动脚步,等回过神时眼前早已经没有了段书渝的身影,伪装良好的神色倏地扭曲了一瞬。
不过是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这个会元绝对不会是他的。
温玉撑起油纸伞,走入雨幕中,但方向却不是向着暂住的旅店。
逆着行人回家躲雨的方向,温玉的脚步最终在一朱门高墙外停下,透过丝丝雨线看了门楣上的牌匾许久,温玉提步向前。
“劳烦通报一下,学生温玉前来拜见,这是拜帖。。。。。。”
看门的小厮接过名帖看了眼,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温公子稍候,我这就去通报。”
温玉点了点头,收了伞站在檐下等候,眉目间的温润气质显得人颇为沉稳。
不久,小厮匆匆返回,脸上带着笑容,“温公子,我家老爷有请。”
温玉微微颔首,随着小厮进了府邸,穿过曲折的回廊,一路走到书房外等小厮敲了门通报后,温玉才推门走了进去。
“。。。。。。学生温玉,拜见孟阁老。。。。。。”
“哈哈哈哈,快坐快坐,今日可是有贵客,正巧介绍你认识认识。。。。。。”
小厮脚步匆匆地离开这里,书房内的交谈声混杂着雨声变得不甚清晰。
。。。。。。
宣政殿。
郁若然坐在御案下首,端起桌面的茶杯轻抿了口,“今年新贡的雨前龙井皇兄这里还有剩下的吗。”
庆武帝脸色不渝地捏着手中薄薄的几张纸,听闻此看过去一眼,“怎么,我记得内务府应该不会缺郁王府这点份例。”
郁若然轻轻放下茶杯,不知道想起什么,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内务府自然是不会缺了郁王府的份例,但往年只有皇弟一人,可今年郁王府添了人,内务府送来还是只有皇弟自己的份例。”
庆武帝眉头一挑,“所以,你是来朕这里讨要江遇的那份了。”
郁若然:“皇兄聪慧。”
庆武帝紧皱的眉头松了开来,笑着点了点郁若然的方向,“朕还能缺了你这点茶叶不成,申公公去拿些雨前龙井给郁王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