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轻易许诺的人要留个心眼
夫轻诺必寡信。——《老子·第六十三章》
轻易允诺的人往往没有信用。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诗经》说:“白圭上的污点,还可以磨去;言语上的污点,就不能磨去了。”
周公以桐叶封弟,尾生高以守信而淹死,季布一诺千斤,这些已成为千古美谈。示信于人,所以能得人;示信于国,所以能得国;示信于天下,所以能得天下。所以老子重视戒除“轻诺”,孔子重视“纳言”。
老子说:“轻易许诺的人,必然少有信用。”孔子说:“君子不善于言辞,却敏捷于行动。”又说:“守信用的人,人们就信任他。”’
信用说出来容易,信用从心里做到则困难。小信守于言,大信守于心,君子守言,圣人守心。那些随随便便向人开“空头支票”而事到临头又不能兑现的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做不出成绩来。言而无信,害人害己。
有一个网友在自己的日志中写道:
“古人曾说‘轻诺者寡信’,就是说轻易许下诺言的人往往是不守信用的。这点从我前女友“青春一世”身上表露无疑。小的承诺姑且不计,大的承诺例如‘我想一世照顾你’、‘就算你失业,我也是不会离开你的’、‘我不想考虑其他人了,就一心一意对你’……一个接一个许下,又一个接一个地抛弃,看来古人的话真是金石良言。
“我分析道理就在于一个能够随便许下诺言的人,显示她对诺言是不重视的,用句俗话来讲就是发誓当食生菜,诺言随便讲了出来,她的心就没有摆放这个诺言的地方了,也就再也不记得了,既然都不记得,还实行什么呢?惨就惨在听者信以为真,还痴痴的等待她去实现诺言!”
有一首小诗《不要太相信许诺》,写的也很有意思:
不要太相信许诺许诺是麻痹神经的毒药多少人沉浸于爱河让诺言骗过今天又骗明朝伤心的相思树年复一年抖落一片片孤单与落寞
不要太相信许诺尽管动听尽管美妙可终究难被时间记着
不要太相信许诺当诺言逝去当谎言被撕破当世界露出狰狞的面目我们才能可以一笑而过
但话又说出来,并不是所有的诺言都不可信,关键是轻易许下的诺言,还是负责任地思考后的诺言。对轻易对你许诺的人,最好是小心为妙,先别开心得太早了!把诺言深深藏在心里,用行动来实现的人,才是最值得你痛爱的人!
马来西亚文人朵拉,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答应不是做》。作者在总结人们的应酬交际活动时,提出了一个值得人们深思和重视的现象,文章写道:
“许多时候,我们要求别人办事,他们的反应是:‘好的,好的。’
“年轻的时候,我听到朋友这样回答,就非常放心,并且感动得很,因为有些朋友实在是才结交不久的。
“然而过不多久,便发现自己的心放得太早了。当人们点着头说‘好的,好的’时,他只是在口头上说好,至于是否真的去实行,如果十个里有一个,就是你的运气不坏了。”
作者说,这类交际者“承诺时态度看起来非常诚恳,日子一过,把说过的话当成风中的黄叶,刹时便无影无踪”。作者在宽慰和谅解朋友的同时,自己也陷人了这样的误区:
“自以为纯纯的我,究其实,是蠢蠢的我,在这个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年代,居然妄想朋友听见你的要求,就抛下自己手头的事务不去处理而特别为不在他眼前的你去奔波?时常,用自己的心去度朋友之腹,结果得到的是自己的误解,也用不着去埋怨被谁欺骗,欺骗自己的其实正是自己。大家都说:‘答应并不表示做到。’大家可以答应你任何事,但是没有一次替你做,就连我自己,在社会上混了几十年,也已经学会了这种滑头的应对策略,已经世故圆滑得叫10年前的自己无法相认。“
然而,终于有一天,作者认识到自己是陷入了做人的泥淖之中。那是一个很少见面,也很少交往,也从没说过什么知心话语的朋友,他在4个月前说过要帮忙,而他居然真的去做了!
作者说,这件事让她汗颜,使她惭愧。她说原来的想法做法是要不得的作风,像政客们的做法。政客们在选举前不断许下各种不管能不能实现的诺言,待到一旦当选时,做法却是另外一套。她提醒人们,做朋友不要做得像个政客。
读完朵拉的这篇文章,我们也蓦地感受到了一种同样的指责。反省自身,我们无法不对自己对号入座。难道日常的生活中,对朋友,对同事,对父母妻女,这种“好的,好的”答应,过后就全然没有这回事了的次数还少吗?我们哪一次的承诺不像天上的云,折射着太阳的光芒,而当一阵风吹过,便飘逝得踪影皆无了?朋友一次次失望,为了面子,他们不曾指责过我们,也许他们习以为常了。我们也有过脸红的时刻,那是天真不可欺的孩子一次次地责问我们:“今天答应带我去公园,明天答应带我去书店,怎么老说话不算数?”
有的人认为说过的话无需全部兑现。有些话只是说说而已,谁让你那么认真呢?但是,要知道,一个追求成功的人一定要说到哪里,做到哪里,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信誉,你在朋友中才能有威信。如果一个人老是世故圆滑,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采取敷衍的态度,那么谁还愿意同这样的人打交道呢?
古时有个故事:
曾子是个非常守信的人,说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回头杀猪给你吃。”孩子答应了。她赶集回来后,看到曾于真的要杀猪,挂忙上前阻止说:“对小孩子不必当真。”曾于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信任你了。”说着,就把猪给杀了。曾子不想欺骗孩子,是想培养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信守承诺,兑现承诺是人的美德。一个人信用越好,在工作和生活上就愈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工作。所以你必须重视你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生活总是照顾那些说话算数的人,食言则是最不好的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说到哪里做到哪里呢?
首先,我们在向他人承诺时,一定要问自己能否做得到?如果做不到或没有把握,且不要轻易说“没问题”,如果许了诺,便一定要遵守。
其次,在许诺之后,你要认真加以对待,努力去实现它。如果你答应今晚9点到家,在你完全可以做到的情况下决不要掉以轻心,应婉言谢绝朋友的好意相邀,准时回家。最后如果确实有事使自己的承诺无法兑现,应该及时通知对方,你充足的理由和真诚的歉意会使别人原谅你的。
对轻易许诺的人的诺言和期权一样,不靠谱。那些随随便便向人开“空头支票”而事到临头又不能兑现的人,他们是不会被人尊重或成就什么事业的。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荀子
2.大智者善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第五十六章》
知道的人不开口,夸夸其谈的人必无知。
“知者不言”的意思是明明知道的事情而故意装着不知道,看得分明的东西装作看不见。通俗一点讲,就是虽然明白一切,但却故意装糊涂。明明知道、明明看见了却装着不知道、没看见,这当然是一种策略。例如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使目的达到,你都必须这样做。比如你偶然知道了你不该知道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你必须要缄口不言。人人都有身处险境、尴尬难堪的时候,“知者不言”常常是明哲保身或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