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好好活着珍惜生命的感悟 > 第5章 学会拿起敢于放下(第2页)

第5章 学会拿起敢于放下(第2页)

我们往往在离开的时候,不能够潇洒地掉头就走,而是一顾三叹,余情未了,在决定离开的第一秒钟里就开始痛恨或后悔。甚至是在以为自己早已全身而退的时候,却在一个似曾相识的地方和时刻不可阻挡地想起那个人、那件事,而后觉得像被杀伤性武器击中,痛心得泪流满面,心碎难当。

有人说爱的反面其实不是恨,而是淡漠。这真是一句真理。爱一个人的时候,情感都是激昂的。他关心你,你便想以十倍百倍的爱去关心他;他拥抱你,你便想以更多更有力的拥抱去回应他;哪怕是他犯了什么错有了什么失误,让你对他恨得牙痒痒时,你也会想用尽全力狠狠地去揍他,掐他,打他,反正无论如何,都绝不会无动于衷地不理他。

除非是爱到殚精竭虑,爱到心灰意冷,爱到彻底绝望,心中已经不再有灿烂的火花,甚至连那些燃烧过后的草木灰的温度也没有。这种时候,想不淡漠都难。从此对你形同陌路,对你的一切也不再有任何的回应。没有余恨,没有深情,更没有心思和气力再做哪怕多一点的纠缠,所有剩下的,都只是无谓。有一天当你发现对于过去的一切都不再在乎,它们对你都变得无所谓的时候,爱肯定也就消失了。

所以,你要知道,恨你,是因为爱你;淡漠你,是因为不再想记起你。

全身进退,意味着在爱的时候,你要用尽百分之百的感情,哪怕是争执,哪怕是吵闹,你也千万别不理我。因为不理不睬意味着淡漠,意味着你的心里不再有我的位置。千万别假装淡漠,在假装淡漠的时候,你一定更心痛,那是因为你依然爱着。

全身进退,意味着在不爱的时候,你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放下,千万别回头,或是在夜深时分还想着留条短信安慰我。你要知道,任何一点不干脆的情结,都会让我像一个溺水的人一样拼命拉住你的衣襟,以为牵住了最后的希望,让你无法彻底离去,把曾经美好的感情都拖累成厌倦。

不要让爱成为生活的枷锁,让它成为你们灵魂间自由流动的海水。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用套子套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生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在欧洲,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谚: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铁;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去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不懂得及早放弃的恶果。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杨绛在《干校六记》中所记述的,就是面对人生际遇所保持的一种适度的心态。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比如大学毕业分手的那一刻,当同窗数载的朋友紧握双手,互相轻声说保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止不住泪流满面……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能长相厮守呢?固守着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友情天空。

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己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点苦苦地守望呢?不如冷静地后退一步,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

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

该分手时就分手

当婚姻出现了裂痕,亮起了红灯之时,许多夫妻便选择了离婚。虽然离婚给双方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离婚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可有些人却往往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

军的父亲和梅的父亲是至交。他们在同一个县城里生活。军上小学时,父亲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母亲在梅家的无私帮助下拉扯他和两个妹妹读完了高中。军和梅从小青梅竹马,日久生情。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梅把本属于她的名额让给了军,自己到工厂当了会计。就这样,军远离了家乡,怀着将用毕生的努力来回报女友的豪情,步入了一所大城市的名牌大学。

军学习非常用功,他希望将来能把梅和母亲接到城里生活,也算自己对家人的回报。那时的军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是个朴实、进取的好青年。他在学校入了党,还是班干部。生活上由于得到梅节衣缩食对他的资助而没有大的压力,他一心扑在了学习上。在大学期间,有一位女同学追求了他两年,而他不为所动。毕业后,军终于如愿以偿,被分配到这个城市的一家外事单位。不久,他把梅和母亲接来,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此后的梅完全成了贤妻良母,全身心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打点着里里外外的一切。她的艰辛终于换来了军事业上的青云直上。改革开放后,军成了所在单位一家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家里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梅还像过去一样专注于丈夫和孩子。但是,军却发生了变化,穿着讲究名牌,待在家里的时间少了,除了将自己每月的工资如数上交,他对妻子和孩子的爱变得吝啬了。梅一直深信丈夫的变化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她仍然一如既往地爱着曾经患难与共的丈夫。直到有一天,军提出与她离婚,她才如梦初醒。揽镜顾盼,她才发现自己前所未有的憔悴,细密的皱纹像老唱片一样让人触目惊心,而大街上花枝招展的女孩,一个个脸面都像光碟似的灿烂夺目。她苦苦地挽回,但终于没有唤回军的良知。最后,梅精神崩溃了。

有的人离婚后,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不想吃饭,不想做事,觉得生活中出现了巨大的空缺。面对强烈的空洞,当事人觉得自己好像掉入了巨大的黑洞之中,不断下坠、下坠,直至死去。其实,婚姻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它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当婚姻没有了的时候,你还可以用事业、友情、亲情、子女情去填补它造成的空缺,最起码可以防止内心空洞的加大。离婚者往往沉湎于过去,陷入对过去婚姻生活的回忆中而不能自拔。每个人都不能生活在过去,而是生活在今天,期望在明天,离婚者应该把注意力转向未来。很多人在结婚之后都把结婚之前的理想与梦想埋葬了,那离婚之后,又恢复了单身生活之时,你不妨去把那些以前一直想做而又没有去做的事情付诸实施。一旦你的注意力转移了,情绪也会相应地好起来的,因为你专注于某件你想做的事情时,你就没有心思去想那些令人痛苦的事了。一旦你觉得你也可以充实,可以快乐时,你的痛苦就会慢慢减少了。

还有很多被动离婚者,就像梅那样的女性,她们常常认为自己为对方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时间、精力及其他一切,到头来却落得一个被抛弃的下场。她们心有不甘,总是想“凭什么我奉献一切,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想想自己和对方共同走过的那些年,经历过的那些风雨、快乐的事,自己收获的种种体验和感受,就会明白其实自己是得到了的,经历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啊!

对于那些因“第三者”的介入而失去爱人和家庭的人来说,吞下的是一颗酸涩的果实,可也要看到,结束一段不幸的婚姻未必不是一件幸事。幸福的风帆总为那些自强不息者鼓满。离婚者要自强、自立,努力在社会上寻求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说不定美好的爱情又会不期而至。

总之,离婚者应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感到空虚时让自己忙起来,在缺乏信心时努力把工作做好,在愤怒时想想对方以前带给你的快乐以及名存实亡的婚姻造成的更大痛苦。简而言之一句话:离婚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是新生活的开始,新生活是否美好,全在于你的掌握。

幸福的风帆总为那些自强不息者鼓满。自强、自立,努力在社会上寻求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自己做幸福的主人。

付出比索取快乐

我们如若懂得付出,就永远有可以付出的资本;我们如若只懂得贪图索取,那就必须永远有索取的企求。付出越多,收获越大;索取越多,收获越小。人生就是由这样一种惯性趋势操纵着,我们生存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这种状态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只要我们养成付出、给予的习惯,我们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可供付出、给予的资本。

付出、给予的核心,也就是爱。给予别人永远要比向别人索取愉快得多。

李嘉诚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钱来自社会,应该用于社会。”他在取得巨大的物质财富之后,便积极推行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慈善事业。

为了替家乡人民办一点实事,李嘉诚在百忙之中,还亲自在汕头选择校址购地900亩建立汕头大学,他出资数亿港元为学校购置最现代化的设备,还物色教授,捐赠最好的电子教学仪器。

1991年,我国华东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李嘉诚个人捐款5000万港币,成为当时个人捐款最多的企业家。

1992年,李嘉诚与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会晤,他对邓朴方说,他和两个孩子经过考虑,再捐一亿港元,也作为一个种子,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全国的残疾朋友办点实事。李嘉诚先生对祖国的捐资授助从不吝于投入,到目前为止,捐款数额已超过22亿港元。

富有博大爱心的李嘉诚在生意圈中树立了良好的公信力。当前任中共中央总叔纪江泽民同志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时,李嘉诚发自内心地感到喜悦:“这是我毕生最大的荣耀!”

高尔基说,给予别人永远要比向别人索取愉快得多。因为我们的付出和给予,为他人造就了幸福和快乐,而这种幸福和快乐又最终会降临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可是你如果不懂得这一道理,而只知一味地向别人索取,那生活就会向另一方向发展。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秀才与一位商人死后一起来到地狱,阎王看过功德簿后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前生没有做什么坏事,我特许你们来生投胎为人。但现在只有两种做人的方式让你们选择,一种是做付出的人,一种是做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需要过付出、给予的人生,一个人需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