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此同时,东宫之内。
朱标正坐在书桌后,神色专注地听着毛骧汇报着锦衣卫收集来的一切密报。
不得不说,锦衣卫这个组织,只要能牢牢掌控在手中,着实是好用得很。
那一张张密报,就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
几乎将这京城内外的所有风吹草动都囊括其中。
任何信息仿佛都逃不过锦衣卫的眼睛,都能通过他们的探查而呈现在朱标面前。
而且也不出他的预料。
朱元璋也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早就已经让锦衣卫开始查了。
朱标细细听着毛骧近日来调查的情况。
然而,接下来毛骧汇报的内容,却让朱标微微皱起了眉头,觉得有些奇怪。
从锦衣卫汇总来的消息上来看,韩国公李善长最近的一切举止都显得十分正常,并无什么异常举动。
既没有与那些在背后煽风点火的官员频繁接触。
也未曾在公开或私下场合对试验田之事发表过什么引人瞩目的言论。
“不愧是追随父皇打天下的谋臣啊……相比于胡惟庸这种父辈而言,实在是聪明了太多。”
朱标轻声呢喃了两句,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其实在他心里早就已经能确定,此事定然是与李善长脱不了干系了。
且不说李善长和胡惟庸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单说李善长如今在朝中的地位。
他可是众多功勋的党魁啊!
那些功勋们大多与刘伯温有着或明或暗的嫌隙,对刘伯温一直心怀不满。
李善长身为党魁,为了稳固自已在这群功勋中的地位。
也为了让众人信服于他。
在这种时候,又怎会不出手?
只不过如今看来,这李善长做事确实极为隐秘,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把柄让人抓住罢了。
当然,朱标心里也很清楚。
若是他真的按照历史里父皇朱元璋的做法,如今仍旧可以用李善长涉及到胡惟庸一案为由,直接下令诛杀李善长。
有没有证据无所谓。
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创造出证据来。
可朱标却不想如此行事,朱元璋可以那般做,但他可不同。
朱标这些年来一直秉持着怀柔之策,想着以仁厚来收拢人心,最起码在明面上他不能表现出无罪而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