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们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吞咽着,腮帮子鼓鼓的,如同饿极了的野兽,风卷残云般大快朵颐起来。
那狼吞虎咽的模样,仿佛这简单的蔬菜粥是世间最美味的珍馐,每一口吞咽都饱含着对食物的极度渴望与生存的本能。
陈骁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群难民。
此刻,他们手中还握着那刚喝完蔬菜粥的空碗,粥的热气仿佛驱散了他们身上长久以来的寒意,原本黯淡无神的眼睛里,此刻也有了些许生气。
陈骁心里清楚,在这一碗热粥的温暖攻势下,大家愿意静下心来,听他说上几句。
“各位父老乡亲,我是宁水县的县令,不过那是之前的事情了,我现在就只是宁水县的一名普通老百姓。”
“如你们所见,现在的宁水县是如此的破败,可那也是因为我们与你们同样遭受了灾害。”
“我们不仅遭受了天灾的肆虐,还受尽了大周皇帝的欺压。可即便如此,我们从未想过放弃。哪怕双手磨破了皮,鲜血直流;哪怕身体累得直不起腰,瘫倒在地,我们依旧咬着牙,用自己的手,一点点重建我们的家园!”
陈骁提高了音量,目光真诚地扫视着面前的难民,缓缓说道:“各位乡亲,若你们之中有人愿意留下来,与我们一道重建这片土地,让它再度焕发生机,我们打从心底里欢迎,这里从此就是你们的新家,大家齐心协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但要是有人心中另有打算,不愿意留下,我也绝不强求。等你们吃饱喝足,有力气了,就去寻一处你们觉得更合适的地方,重新搭建属于自己的安乐窝,开启新的生活。无论你们作何选择,我都希望你们往后的日子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这一番话陈骁是出自内心的,无论留下还是离开,他都希望他们能够平平安安。
“大人!我们已经走了太久,久到自己都忘了伤痛,今日若不是你开城施粥,让我们能吃上一碗热粥,我们恐怕早已经饿死在荒郊野岭!”
“是啊大人!你愿意接济我们这些人,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
“大人你是唯一一个愿意收留我们的人,我们自然选择留下与你一同重建家园!”
…
如今,陈骁向他们伸出了援手,愿意接纳他们。
回想起之前四处漂泊的日子,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每一天都在为了活下去而苦苦挣扎,那种滋味实在是不堪回首。
一想到这些,难民们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他们再也不想回到那种生活了。
“谢谢各位父老乡亲能够信任我!”
“接下来我会安排你们的衣食住宿,不过你们也瞧见了,现在的宁水县几乎没有一个可以栖居之所。”
陈骁目光诚恳地看向难民们,抱拳行礼后说道:“所以,还得辛苦各位父老乡亲,能与我们携手修建房屋。大家齐心协力,早日让咱们都有个遮风挡雨的安稳住处。”
“我也知道,这建房的活儿确实累人,要是有乡亲觉得自己实在做不了这份苦力,也千万别勉强。咱们城中的田地也需要人手,大家也可以和其他人一道去耕种,把粮食种好了,才能让城里所有人都吃得饱、吃得好,这同样是大功一件呐!”
有了他的这句话,这一批难民也知道自己适合哪一份工作。
在另一边,许应也迅速投入到陈骁安排的工作当中,他手持纸笔,穿梭在难民群中,仔细地询问、记录。
此刻,他的任务便是统计清楚这一次入城难民的具体人数。
统计完人数后,许应又开始仔细观察,他目光敏锐,留意着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与气质神态,试图从中分辨出哪些人身体素质较好,更适合去承担修建房屋这类体力活;哪些人或许有着务农经验,或是身形较为矫健,更适合去耕种田地,从事农活。
这项工作琐碎又繁杂,但许应却做得一丝不苟,因为他深知这些数据对于合理安排难民工作、推动宁水县重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