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第一次吃那么大块又美味的肉,那个味道哟,我到现在还记得啊。”
坐在陈姥爷另一边的陈姥娘,很是不给他面子的直接取笑道,“这件事啊,说到底,就是你在馋的狠的时候,吃了块解馋的肉,一直记到了现在。”
一瞬间,陈姥爷那些回忆啊、感慨啊什么的,全都不见了。
他看着陈姥娘叹了一口气,很是无奈的问道,“老婆子,我又哪里得罪你了?”
陈姥娘脸色一板,瞪大眼睛,问了一句,“你说,是红烧肉好吃,还是卤肉好吃?”
陈姥爷一愣,立马面色就温和了下来,他面带笑意的回答道,“当然是卤肉最好吃。”
说道红烧肉和卤肉,这中间还有一个很俗套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陈姥爷和陈姥娘一生相扶持的开始。
话说陈姥爷,他从小就是个聪明人。
小时候,他在给地主家放牛的时候,就知道偷偷的跟着地主家的少爷学习认字和算账。
后来,他长大了,便凭着这两样本事,进了他现在工作的厂子,当上了工人。
这时候的陈姥爷一下子就成了方圆十里内的香饽饽,以至于他相亲的时候,发生了一回相两个姑娘的乌龙事件。
而这两个姑娘之中,有一个就是陈姥娘。
姑娘再多,陈姥爷也只能选一个,最后没办法了,他便说让她们一人做一道菜,谁做的好吃,他就选谁。
他这么做原因只是不想大家脸上太过难看,其实,在第一眼看过去的时候,他就相中了陈姥娘。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陈姥娘做的卤肉胜出了。
然而,四十年都过去了,不管陈姥爷再怎么解释,陈姥娘却还是记得另一个做红烧肉的姑娘。
江宜家一边吃着散发着浓浓的狗粮味儿的红烧肉,一边想着:或许,这就是老俩口之间的情趣吧!
*
自从江宜家开过一个好头后,饭桌上的气氛顿时热热闹闹了起来。
因为一会儿还要赏月、吃月饼的缘故,大家这顿饭并没有耽搁太久,从头到尾也只吃了半个多小时。
吃完之后,陈姥娘便支使着陈二舅和江爸把桌子搬到了外面。
然后,她又带着江妈和陈二舅妈在桌子上摆了一些水果、干果和月饼,好让大家一会儿吃。
东西都弄好了之后,大家便围着桌子坐了下来,嘻嘻哈哈的聊了起来。
陈姥娘看着才出来不久的月亮,感叹道,“如今的八月十五啊,比以前简单太多了。我小时候,那可是祭月、赏月、拜月等等,一套连着一套的,能从月亮初升忙到明月当空。现在,也就只剩下赏月、吃月饼了。”
陈姥爷看了她一眼,说道,“你要是嫌简单,现在照样可以一套一套的来,反正,也没人管了。”
摇了摇头,陈姥娘无奈的说道,“唉,做那些讲究的是大家一起来,需要一个氛围。只有咱们家那样办,有什么意思?”
陈姥爷对这些不太在意,于是说道,“做不做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忽然,陈姥娘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一拍大腿,对着陈姥爷说道,“咱们不是还要去老冯家吗?走啊,现在就去,正好顺便消消食儿。”
陈姥娘口中的老冯,是陈姥爷的好友。他们俩是一起进的厂子,感情一直好到现在。
不过,这个老冯比较命苦,虽然他结过三次婚,可是到现在还是没有老伴儿。
他第一个媳妇儿是难产去世的;第二个媳妇是生下孩子之后,体弱去世的;第三个则是掉进河里淹死了。
在他第三个媳妇儿去世了之后,很多人都说他克妻,他自己也相信了,就再也没动过娶妻的念头,一直单身到现在。
这边,陈二舅妈看着陈姥爷和陈姥娘出门的背影,对着陈二舅问道,“元涛,冯大爷的儿子今年又没回来过节?”
陈二舅绷着脸点了点头,嗤笑道,“冯大头这哪里像是在市里当工人啊,看这个情形,我都以为他是在首都担任政府要员呢。”
听完这些话,江妈立马想到了陈大舅,便很是气愤的讽刺道,“这就难怪他从小跟咱们大哥玩得好了,人以类聚嘛,他们正好都是那种为了岳父家,不管自己父母的人。”
抹了一把脸,陈二舅问道,“姐,你说大哥怎么越来越过分了?往年他也没有过节不回来啊?”
江妈的心里暗恨,脸上却是面无表情的对着陈二舅告诫道,“阿涛,大哥远比你能想到的还要不堪,你千万不要对他存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