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芳本人也是亲临前线指挥,所以他的部队,作战是十分勇猛顽强。
在八月二十九号的凌晨,龙潭主阵地第二次被孙的不对攻占。
国民政府军因众寡不敌,纷纷后撤,几至溃不成军,栖霞山也为孙传芳部三度攻占。
顿时南京城内一片混乱。
仅过了一天,在三十号的时候,胡宗南指挥所部按时向龙潭东南的制高点石幔山、虎头山、青龙山一线的孙军发动猛烈进攻。同时,其他各部的攻击也开始发动。
经过了极为惨烈的拼杀,双方死伤不计其数。
六万余孙军,战死和淹死约四万余,被俘两万余,孙传芳的主力几乎消耗殆尽。
北伐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也不计其数,仅仅黄埔五期学生,阵亡达五百人之多。
战况激烈程度,由此可见,这是一场恶战,血战。
赵正南的部队,也在此次战役中折损大半。
而显赫一时的五省联帅孙传芳从此一蹶不振,变成了光杆司令。
战后,赵正南升为上校,被调往武汉。
福伴儿的身体越来越差,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太大的改善。在十月底的时候,终还是去了。
徐嬷嬷很是伤心,这么多年的老朋友、老伙伴了,突然就这么去了,她也变得沉默起来。
赵正南来信,想要接我们去武汉。
可是何氏却不愿意过去,说现在赵弘大了,不想再过着奔波流离的日子。
赵弘在香港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她坚持要留在香港。
我舍不得赵弘,心里做了很长时间的挣扎。
最终认为何氏的话是有道理的,孩子大了,必须送到学校去念书,而不是跟着我们东奔西走。
赵正南今儿个在这里,明儿个就不知道又要调到什么地方的,这么下去,孩子的学业也会被耽误。
征得了赵正南的同意后,最终我将赵弘留在了何氏身边。
出乎我意料的是徐嬷嬷,她说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愿跟着我到处折腾。
她想陪着何氏留在香港,也好照顾赵弘。
我想了想,便同意了,嬷嬷跟了我大半辈子,也是时候好好休息休息,享享福了。
跟何氏谈了谈徐嬷嬷的事情,她说,也不会再让嬷嬷做什么事儿,就是当养着老了吧。
收拾了行装,我带着赵睿和快满周岁的赵欢准备去武汉。
我们一路上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小年夜这天,一行人到达了江城武汉。
过了几年暖和的日子,这么陡然一冷,就有些受不了了。
赵欢还好,用小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可是赵睿却是冷的不行,直囔囔着要回香港去。
在吃了我好几个‘脑门儿蹦’后,他还是嘴里默默的念念有词,对我带着他们到武汉来,是怨念不已。
“爸爸。”见到赵正南后,赵睿是一丁点儿的不满都没有了。那脸上瞬间换上的表情,连我都咂舌。
“唉,儿子唉!”赵正南抱起了扑向他的赵睿,将赵睿举得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