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乃公想起来了后世唐朝的那首诗啊。‘兄弟姐妹皆列土!’哎!开国元勋拼死拼活博得了爵位和荣耀,后来者却可以姻亲封侯,这才是大汉衰落的原因吧!”
刘邦倒是看的很开,毕竟他是一个生死都能看淡的人。
“外戚一祸,始终是整个汉朝都难以逃脱的事情啊!”朱元璋评价道:
“所以咱才让后宫不得干政!这就是吸取前朝的教训来治国,咱这才是治国的光明正道。”
看着老朱洋洋得意的样子,马皇后白了他一眼道:
“老实看天幕!”
【王氏家族当时由于地位显赫,族内子弟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
唯独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师事沛郡陈参学习《仪礼》。
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行为检点,作风严谨。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对外结纳贤士。王莽就是这个大族中的另类,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声名远播。
这时候的王莽颇有王羲之当年在王家的风范。
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
莽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前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
随后的王莽仕途舒畅,同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
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
王莽也因此开始正式步入仕途,一路扶摇直上。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知道了早期的王莽留给世人的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谦逊、懂礼、博学、孝顺、会来事、会办事。
这样的一个人谁看见了能不喜欢呢?
故而,年纪轻轻的王莽就已经在整个大汉朝声名鹊起,逐渐达到了天下无人不知的程度。】
“王莽没有登基改革前,天下人皆以为这是一位圣贤之君,他会带领天下改变陈腐的大汉。”李世民道。
“所以人们期望的越高,才会越是失望。王莽最后也才失败的那么彻底。”
房玄龄笑道:“正如天幕所说,王莽的行为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这是夫子所说的逆势者不可为也。”
“正是,我倒是也想到了天幕里说过的那个明朝的皇帝了。”老杜抚须,接话道。
“哈哈哈!那个皇帝一定没有好好读书,不然前汉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怎么会不知道借鉴呢?陛下不是说,读史可以明鉴?”
长孙无忌内心直龇牙,这个杜如晦,平时老实的读书人模样,没想到居然后面还拍了句大家的马屁!
【汉成帝刘骜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三十岁的王莽获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而王莽的伯叔父王凤、王商、王根相继为大司马辅政,权势滔天。汉成帝在位期间,王氏为侯者九人,为大司马者五人。
而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
他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
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王莽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虚伪之人!不过擅长演戏罢了!可怜了我大汉满朝文武居然个个眼瞎。”
刘彻直接啐骂道。
自从知道天幕现在所盘点的这个人就是窜了他大汉的那个人以后,刘彻现在是带着正义的、批判的目光在观看。
嗯,是正义的、批判的,就是在他眼中,王莽做什么都不顺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