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我见青山皆草木 唯有见你是青山意思 > 那尔轰永远的抗联老家(第1页)

那尔轰永远的抗联老家(第1页)

那尔轰镇位于长白山腹地、吉林省靖宇县(原濛江县)东北部。其名源于满语“鄂尔珲”的译音,意为“细”。境内的那尔轰岭和那尔轰河意为“长长的岭,细细的河”。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靠近松花江,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东北战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而那尔轰,是杨靖宇将军领导南满抗日武装斗争的核心地区之一,抗联在这里坚持对日斗争达七年之久,虽然没有坚持到抗战的最后胜利,但它仍以“红区”“抗联的老家”闻名中外。

今天,当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置身于那尔轰这片抗联英雄的故里,内心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想象。那尔轰的山山水水,寄寓着胼手胝足人们的愿景与希冀,也烙印着一个时代的欢乐与忧伤。回想当年民族危亡之秋,一大批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那尔轰的山水间,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抗击日伪、浴血奋战、忠贞报国的壮丽史诗!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必胜信念,锻造了伟大的抗联精神。

这种精神,虽经岁月流转,却历久弥新。

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

抗联之所以在那尔轰地区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有物资条件。那尔轰东北岔村地处濛江、抚松、桦甸三县交界,东临头道松花江和二道松花江汇合处“两江口”。这里木帮云集,土地肥沃,盛产砂金,特产富饶,形成了与世隔绝的“自给自足经济”,堪称“鱼米之乡”。其次,有社会基础。那尔轰地区的人们民族意识浓厚,有强烈的反抗外来侵略精神。清末抗俄名将刘永和曾经在此遭沙俄包围,被当地居民营救;“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自发的群众性抗日斗争走向低潮,南满地区的“红枪会”“大刀会”成员匿身于此;唐聚伍的辽宁民众义勇军散兵也有不少都留居此地谋生。再次,就是有地域优势。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之初,兵力不足,根基不稳,只占领了一些交通较为便利的重要城镇。那尔轰地处三县交界,沟壑纵横,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原始森林浩瀚无边,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适宜抗联战士藏身和游击作战。

1932年,磐石中心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开始不定期派工作队到那尔轰地区开辟工作,设立了革命宣传品印刷所、联络站等秘密工作机构,在群众中颇有影响。

1933年10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南下辉发江(今称辉发河)后,来到白浆河木场休整队伍。为救治伤员,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宋铁岩、三团团长曹国安将西北岔药铺民医孙绍坤请到部队救治伤员,并将其发展为地下工作人员。在地下党负责人崔炳翰、冯志的指导下,做通了那尔轰地区董事孙万贵的思想工作。

1933年11月,民众自卫武装联庄会五十余人集体加入人民革命军南满游击大队。

1934年1月下旬,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以那尔轰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江南特别支部正式成立,特支书记李海涛,组织委员朴英子(女),武装委员白生远,交通联络老权,确立以建设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主要工作目标,组织成立了地方群众武装南满游击大队濛江农民自卫队、金川石道河子农民赤卫队和抚松农民反日会,形成了游击队和地方群众武装相结合的军事斗争体系。

1934年初,那尔轰地区农民反日会成立,选举孙万贵为会长。

反日会活动范围很大——在南北长二百余里,东西宽九十余里,纵横约一千九百平方公里差不多大半个濛江的地方,都建立起农民反日会组织,发展成抗日游击区。1935年8月17日,中共南满特委在金川河里地区召开南满地区民众代表会议,成立南满特区人民革命政府筹备委员会。那尔轰反日代表在会后成立了那尔轰地区抗日政权——同心乡人民革命政府,乡政府主任由反日会会长白生远兼任。这标志着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基本形成。这是杨靖宇将军从磐石县挥兵南下,进入长白山林区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第一路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密营基地之一!

抗联第一、二军会师

东北抗联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和第二军胜利会师,地点就在那尔轰。

1935年8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根据中共东满特委和二军军长王德泰的指示,亲率第二连和第三连共一百五十一人,于9月初到达那尔轰,和先到达的南满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二师八团之一部李永浩部队会合。在当地反日会的领导下,9月3日,一场由两千多人参加的军民联欢会顺利举行。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和一军二师八团负责人分别在大会上讲了话。当地群众送面、杀猪、杀牛,预备大餐,热情款待东满子弟兵。10月4日,这两支队伍在距离那尔轰约十华里的老龙岗西坡于家沟农民于会军家正式举行会晤,杨靖宇做了重要讲话。据1935年10月6日《人民革命报》号外报道,杨靖宇讲话的大意是,我人民革命军向以抗日救国为天职,四年来与日匪血战,屡获胜利。今日得以与东满二军会师,更为光荣。因我两军战士,均奋勇冲锋,方有今日两军之会晤。此后,我东满、南满游击区打成一片,一、二、三、四、五、六军与各抗日军,共同组织东北抗日联合军,更能集中力量,统一领导,顺利地打击日匪。

那尔轰会师加强了一、二军的联系,打破了延边游击区和东边道游击区相互隔绝的状态,开创了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相互联络、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的崭新局面,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打击了日伪的反动统治,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组成奠定了基础。

根据地武装斗争

那尔轰根据地建立后,南满游击大队和濛江农民自卫队以那尔轰为依托,寻找战机,歼灭日伪满军。

一次,游击大队攻打桦甸县红石镇。事前通过关系转告会全栈伪满军不要增援。伪连长表面应承,暗地却把援兵派到红石,连部只留十八人。农民自卫队探知此情后,立即报告给游击大队长苏剑飞。游击大队包抄会全栈,端了伪连部老窝,打死伪军三名,伤十余名。

1935年春季,农民自卫队探知日本指导官建大尉部“讨伐队”

七十余人在濛江县马架子附近活动。苏剑飞设计派侦察人员诈降,将“讨伐队”引至桦甸县老林河岗南围歼。当场打死日本指导官一人,打伤伪满军十二人,余皆狼狈逃走,缴获米面罐头物品无数。

在那尔轰镇东北二十六公里、那尔轰河上游有一座桥,是在当年的那尔轰二号桥遗址上改建的。桥北一公里是靖宇与桦甸的交界线,桥南是一片密林。抗联史上的“二号桥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1936年冬,一股伪满军宿营在二号桥附近。杨靖宇派侦察员探悉这一情况后,遂率部于夜深人静时,穿过林海,跨过雪原,悄然包围了敌军宿营地。隐藏在树下的伪满军哨兵有所察觉,拔腿就逃,被我抗联战士当场击毙。抗联部队接着收缩包围圈,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死伤数十名。

1938年11月,第一方面军指挥曹亚范率部在濛江县那尔轰蒿子湖打了一场漂亮的夜袭战。当时,日本守备队一个中队和伪满军二百多人,抓了一百余名背给养的老百姓,由那尔轰出发,欲追剿抗联。追了一整天,天黑时“蹓子”不见了,于是蹚着大雪来到蒿子湖宿营。半夜,曹亚范率领部队包围了日本守备队的四个帐篷,抗联战士反穿棉衣棉裤,在雪地上埋伏好。凌晨,向敌发起进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击毙日伪军五六十人、俘敌十多人。

在靖宇县与桦甸县交界处的二道松花江上游的白山发电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发电厂。在它周围,曾发生过柳树河子之战、奇袭红石砬子战斗、火烧木其河老集团之战、五打会全栈、三战夹皮沟、老恶河伏击战等著名战斗。

日伪当局对那尔轰根据地军民极度恐慌和仇视,视其为“红胡子区”“匪巢”,不断从桦甸、濛江派遣特务到根据地内搜集情报,刺探军情、民情,伺机破坏,与抗联争夺根据地。

1934年秋,伪濛江县公署警务科特务支队长浅野策反那尔轰的民族败类王爱秋,于8月5日子夜乘农民自卫队外出执行任务、村内空虚之机,抓捕了孙万贵等六人。拂晓,在长发沟口将孙万贵及其弟弟孙万奎、儿子孙贞、孙绵四人杀害,企图达到破坏抗日根据地的目的。

同年9月28日,伪濛江县公署日本参事官本田谦三同县警察大队长桑文海,带一个中队兵力开进那尔轰,建立伪村公所和警察署政权,指派阎久令任保董,徐彦生代理警察署长,孙德仲任治安中队长,驻防那尔轰。同时,调民工建营房、修炮楼,筹备“集家并屯”。伪治安队驻防不到二十天,苏剑飞率农民自卫队返回村北,先派韩成一逐户号房子,佯称你家住×中队,他家住×中队……再派村民孔昭玉告知治安队说:“可不好了,抗联来了四百多人,把整个山沟都占满了。”孙德仲胆战心惊不战而逃。那尔轰未费一枪一弹又回到抗日军民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