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脂蛋白沉着症
[病案]谷某,男,41岁,1976年1月12日初诊。谷某自述六年前开始注意到左手臂内侧有一处4×3厘米大小的色素沉着区域,无痛痒,并逐渐向头面部扩散,最后遍及全身。起初,皮肤呈现深红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逐渐变黑,且失去光泽。谷某曾在某医院进行切片检查,结果显示其皮肤表面出现角化过度、角质栓塞、粒层增生、棘层肥厚等症状。在真皮乳头体内,可见团块状、呈淡红色的物质沉积,上部毛细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嗜色素细胞浸润。据此诊断,谷某患有类脂蛋白沉着症。
此外,谷某还反映平时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腰酸乏力、食欲减退和睡眠质量不佳的症状。在望诊时,其舌质呈现红色,舌苔呈现薄白色。在脉诊方面,脉象表现为弦缓。
[治则]祛风利湿,凉血活血,兼养肾阴。
[方药]蒺藜12克,蛇蜕6克,蝉蜕3克,桑叶10克,摇行消5克,制首乌12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丹参12克,苦参10克,胡麻10克,甘草3克。20剂后,面、胸、腹、背皮肤黑色渐淡,头晕减轻。原方再进20剂,面、胸背基本正常。原方去蝉蜕、蛇蜕、蒺藜,加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续服20剂后,除四肢未全消退外,其余正常。以滋肾活血为主,上方加晚蚕砂12克,鸡血藤12克,服20剂后而愈。随访至今术见复发。
[评析]本病,即体内新陈代谢障碍性病变,是一种复杂的病症,涉及到人体内脂肪代谢的紊乱。当脂肪代谢出现障碍时,会导致类脂物质在皮肤和粘膜内沉积,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虽然中医学中没有明确针对这种病的病名,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分析,可以将其归为“风湿热邪”等病因范畴。
风湿热邪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因之一,通常是由人体感受到风、湿、热等邪气而引发的疾病。在中医治疗本病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采用祛邪利湿凉血等方法来缓解病痛,同时养肾阴来促进身体的康复。
在本案例中,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粘膜内类脂物质的沉积,中医辨证认为风湿热邪为病因,内伤肾阴,外搏结肌肤。因此,治疗方案应首先采用祛邪利湿凉血的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在病邪得到有效控制后,再以养肾阴为主要手段,来促进身体的康复。
为了更好地治疗本病,中医学界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例如,可以通过针灸、拔罐、刮痧等传统疗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疗本病。同时,还可以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如药物、物理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治疗本病时,强调辨证施治,因人制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病是一种体内新陈代谢障碍性病变,中医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采用祛邪利湿凉血等方法来缓解病痛,同时养肾阴以促进身体的康复。通过中医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喜欢每日医案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每日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