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一句话足以。
此一去,即便是永别,他们也不会有半分犹豫。
寇季没有相送,就站在寇府的院子里,眼睁睁的看着朱能离开了寇府。
朱能走后没多久。
高处恭悄无声息的摸到了寇府,跟寇季见了一面,道了个别。
高处恭询问,以后高氏的路该怎么走,寇季只给了两个字。
“往北!”
高处恭在得到了答案以后,道了一声谢,离开了寇府。
高处恭走了没多久。
种世衡也出现在了寇季府上。
种世衡什么也没有问,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陪着寇季喝了一会儿茶,道了一声别。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
他知道他要是询问寇季以后东阳发展之路的话,寇季不会说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所以他就什么也没有问。
只是陪着寇季喝茶,跟寇季道别。
维护了一下他们之间的友情。
种世衡在寇府坐了没多久就离开了。
次日。
种世衡向户部衙门交割了种府的产业,带着种氏一大家子人,以及他招揽的人和一些部曲、旧部,离开了汴京城。
种世衡是最后一个到寇府上跟寇季道别的。
却是第一个离开汴京城的。
种世衡离开的时候,寇季到了城门楼子上相送了一程。
下城门楼子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
“自此大宋再无种家将……也不知道此举是对还是错……”
种世衡走了以后没两日。
高处恭也向户部交割了高府的产业,带着高氏一大家子离开了汴京城。
高处恭走后,便是朱能。
在整个过程中,汴京城里所有的人都处在离别的悲伤当中。
种世衡、朱能、高处恭三个人没寇准那么大威望,不可能让汴京城近半数的人给他们送行。
但是他们带走的人不少。
里面有不少跟汴京城其他人沾亲带故的。
如此一来,汴京城自然就笼罩在了离别的悲伤当中。
满朝文武在这一段时间内,也处在了送行当中。
送完了这个,送那个。
朝野上下。
唯一有欢笑的地方,大概就是户部。
因为随着高处恭、朱能、种世衡三人离京,他们的不能移动的家产,自然就留下了。
赵祯吃了大头,他们也跟着吃了小头。
三家家底都十分丰厚,所以即便是一些汤汤水水,也让户部吃的满嘴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