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愿意护送寇公一程……”
“小人愿意侍奉寇公左右……”
“……”
“学生愿意追随寇公去韩地……”
“学生亦是如此……”
门外的人,拱着手,七嘴八舌的说着。
自古以来,名士身边从不缺少追随者。
有很多人愿意跟随在名士身边,为名士奉献一生,不求任何回报。
寇准这个活圣贤,自然少不了有人追随。
以前寇准在创里文昌学馆的时候,就有一大批人赶到文昌学馆去,宣誓愿意追随寇准。
如今寇准名声再涨,愿意追随寇准的人自然更多。
寇准只是笑着对他们拱了拱手,并没有收下任何一个人。
因为堵在寇府门口吵着嚷着要追随寇准的人,没有一个是真心的。
真正愿意追随寇准的人在寇府所在的街道口。
“恭送寇公!”
“恭送寇公!”
“……”
在街道里所有人恭送声中,寇准上了马车,吩咐车夫驾着马车,在簇拥的人群中缓缓前行。
一直到了街道口。
寇准才吩咐车夫停下。
因为在街道口,有许多拖家带口,挑着胆子,推着独轮车的人,在静静的等候寇准。
寇准在马车停下了以后,主动开口,“尔等可愿意随老夫离开,可愿意追随老夫?”
街道口的人,用实际行动向寇准证明了,他们愿意跟随寇准。
他们将身家性命都交托个了寇准,寇准自然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尊敬。
“愿追随寇公……”
“愿供寇公驱使……”
他们听到了寇准的话,纷纷放下了手里的东西,拱手应答。
寇准满意的点了点头,“跟在老夫马车后面……”
寇准只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再说其他的。
没有许官,也没有许爵,更没有许荣华富贵,也没说会给他们子孙后辈一个光明的前程。
因为寇准一旦开口,就是对他们的侮辱。
他们要是真的为了荣华富贵跟着寇准离开的话,也不可能什么都不问,就默默的带着全家人跟随寇准。
他们完全可以投到寇门上,跟寇府谈好迁移到韩地的条件,以及此去路上的花销。
如今各大王府都在收人。
寇府虽然没有朱府、种府那么明目张胆的抢人。
但,凡是投到寇府门上的,寇府几乎都是来者不拒。
不仅想他们承诺到了韩地以后会给他们分房子分地,还会向他们承诺,承担他们在路上的一些花费。
由此,不难看出追随在寇准身后的人的可贵之处。
寇准带上了追随者,在百姓们夹道欢送中,往汴京城外走去。
一路上,百姓们纷纷施礼恭送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