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最近有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刘婉儿。
姜青和姜雅这两个孩子也到了上学堂的年纪。
可村子里没有学堂,要上学就得去遥远的县上,路途奔波。
思来想去,刘婉儿决定在村子里办一个学堂。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林修远时,林修远一愣。
“婉儿,这想法倒是不错,可是这需要一大笔钱。”
刘婉儿目光坚定,微微抬起下巴说道:“我也知道不容易,但为了孩子们,总要试一试。”
刘婉儿把村民们召集到村头的大槐树下,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话一出口,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
赵大叔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说道:“在咱这办学堂?这可不是小事儿,哪有那么容易。”
“要是办不好,不是误了孩子们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摇头,眼神中满是怀疑。
孙二挠了挠头,也跟着附和:“是啊,办学堂得请先生,还得有地方,这得花多少钱呐,咱村可承担不起。”
其他村民也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反对意见。
刘婉儿站在人群前,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心急如焚,但仍努力保持镇定。
“乡亲们,我知道大家担心的事儿。”
“请先生的事儿,我可以去打听,找个靠谱的。”
“地方嘛,咱们村里那间闲置的老房子,收拾收拾就能用,钱的话,咱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我也愿意出一部分。”
这时,王二狗从人群中挤出来,翻了个白眼,阴阳怪气地说:“哼,说得轻巧,你出钱?你能出多少?到时候还不是让大家跟着掏钱。”
他双手抱胸,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的笑。
刘婉儿深吸一口气,直视着王二狗的眼睛,诚恳地说:“王二狗,我是真心想为村里的孩子们做点事儿。”
“我知道上次的事儿让大家对我还有些疑虑,但这次,我一定会尽力做好。”
王婆婆拄着拐杖,缓缓走上前,看着刘婉儿,眼中满是慈爱:“婉儿啊,婆婆知道你是好心。”“可是这事儿,大家确实担心,孩子们的未来,可不能马虎。”
刘婉儿眼眶微红,急切地说道:“王婆婆,我明白。”
“但孩子们每天跑去县上上学,路途那么远,多辛苦啊。”
“咱们自己有了学堂,孩子们就能在村里安心读书了。”
然而,村民们依旧半信半疑,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刘婉儿感到一阵无力,心中满是委屈,但她知道,不能就这样放弃。
回到家后,刘婉儿茶不思饭不想,整日思索着如何说服村民。
林修远看着她日渐憔悴的模样,心疼不已:“婉儿,别太着急了,咱们再慢慢想办法。”
刘婉儿微微摇头,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修远,我一定要把学堂办起来。”
村子里没有学堂,这对孩子们来说实在是太麻烦了,更何况她也有私心。
姜青和姜雅还这么小,她不愿意让两个孩子这么小就受苦。
林修远也明白在村子里办一个学堂十分重要。
他从小去县里上学,深知有多么的辛苦。
就在刘婉儿陷入困惑中,不知道该怎么办时,系统的声音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