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人命,自是不能轻饶。
最后判了贾三入苦役营服役七年,抄没名下产业。
在案中受贿的一百八十两银子,全部追回,另外处以十倍罚金,充作两家丧葬银子、抚恤银子。
后一个案子还好,苦主尽在,重新得回祖传田产,也得了九百九十两银子做丧葬抚恤之银。
后一个案子,那寡妇娘家爹娘已去,只有个叔伯兄弟,还是受了堂姐夫族人银钱,指正寡妇行事不端的帮凶之一,自然没有便宜他得寡妇抚恤银的道理。
那寡妇的养子,也因杀人羁押。
宋大人就一并判了养子故意杀人案。
“以杀止杀”并不提倡,但这养子是因孝杀人,属于“义杀”,又是不同。
况且这养子杀人时,族老的老妻、那孙子的幼弟在旁,并没有殃及无辜。
杀人后,又主动投案。
那寡妇的抚恤银九百九十两银子,做这养子的赔偿银,给与死者家属。
这养子就判入苦役营十二年。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贾三的判决出来,没有人质疑。
他虽没有亲手杀人,却是间接害死三条人命。
抄没名下产业,却能保全性命,已经是侥幸。
倒是那养子判了十二年,惹得众说纷纭。
酒楼茶馆,不少人说起这案子。
有人道:“判重了,养母亦是母,为冤死的母亲报仇是孝行义举,且杀的都是可杀之人,不当重判!”
宗族本该给族人庇护,族老也是年老德高之人,却是贪念横生,害死的还是节妇,又是以“母子不伦”来污人清白,不留余地,已经存了口舌杀人之心。
有人则道:“判轻了!杀人者死,这一条历朝历代都是铁律!不管内情如何,都应该由衙门公审决断。要是凡事打打杀杀,那还要衙门作甚么?就算那爷孙两人诬人清白、夺人产业,也该是衙门审判,而不是泄愤杀人,否则这世道就真乱了!”
有人道:“难道这世道还不乱?滁州军……说白了是什么,大家也晓得……”
众人皆是一默,都替这位敢说的老兄捏把汗。
滁州军虽眼下还没有“因言获罪”的意思,可不代表以后没有。
有人嗤笑道:“诸君说的热闹,难道是质疑宋府尊不会判案?”
“……”
不得不说,宋林致仕小九卿的资历还是蛮吓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算有人质疑滁州军,也没有人质疑这位新知府的公正。
大家再争辩时,就围着“情与法”说起,不再掰扯滁州军下属的知府衙门与之前的知府衙门有什么不同。
大家争论的再激烈,也是局外人,就是看个热闹,听个稀奇。
……
贾家。
贾老爷夫妇却是在局中,相对无言。
贾太太咬牙切齿道:“我就说么,作甚大张旗鼓弄这么一出?肯定是贾二不忿老爷将织厂过给老三名下,故意折腾,这是宁愿充公也不愿便宜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