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麻烦您的事情,有眉目了吗?”王耀转移了话题。
王耀对于上次乞丐帮的事情还念念不忘,如果这次剧团开始走上正轨,王耀决定借着武训先生这个‘千古奇丐’的名头,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寻找一些生机。
“你要的资料我还弄不到,不过我知道,这事情牵扯太大了,你知道杭城有多少乞丐吗?”朱记者叹息道。
“上次您不说,差不多近五万。”王耀挑眉应道。
杭城现在固定人口在600万人,外地工人达到300多万,一个近千万级别的城市,乞丐竟然有五万人,可见这是一条多么完整的‘利益链’
“是啊,这件事情,我最开始当记者的时候也想着曝光一些,后来碍于压力,放下了,我那时候那些人贩子更加猖狂,现在有国家一部分的管制,他们也收敛了很多,毕竟这件事情属于民生大事,不是咱们这个级别能管的。”朱记者说道“如果你要是想收集一些素材,我倒是能帮上忙,其他的,孩子,我劝你一句。”
王耀微微眯起眼,笑着点点头“我也是为了收集素材,这样能扩充剧目内容。”
“这剧教育意义真的很大,说不定以后能有大作为。”朱记者笑道。
“借您吉言了。”王耀笑了笑。
“小哥哥~~~”这时门口传来清脆悦耳的呼唤声,王耀扬起嘴角走向门口。
苏勇蹦蹦跳跳的跑过来扑到王耀怀里,身后跟着已经小娃娃般大小的绛曲欢快的的叫着。
抱着苏勇香软的身子转了一圈,王耀轻笑道“真没跑来了吗?没在医院看着干妈?”
“人家想你了嘛。”苏勇一张嘴就一股宝岛的软妹子腔调,听得王耀浑身鸡皮疙瘩。
“好好说话。”王耀笑道。
“嘻嘻,我觉得这么说话挺好听的,跟电视剧学的。”苏勇娇俏的吐了吐粉舌。
“电视剧都是坑人的。”王耀翻了个白眼,看向后面跟进来的马先生“哟?马爷今天这么闲来杭城微服私访啊?”
“贫。”马先生白了王耀一眼笑呵呵的说的“听说你搞了个大新闻,我过来看看。”
“您好,马先生。”朱记者看见马先生,愣了一下上前打招呼。
“这是杭城晚报的主编。”王耀介绍到。
“我以前给你你做过专访。”朱记者笑道。
“哦哦,有印象,您怎么钉在这儿了?”马先生客气道。
“我现在是专门跟踪报道越剧方面的,没想到在这儿能见到您,一直找您约时间,博物馆的采访。”朱记者笑道。
“缘份。”马先生给王耀打了个眼色。
“坐下说吧。”王耀会意,落下凳子。
朱记者有些不死心,继续套马先生的话,都被王耀轻巧的当了过去,见马先生有意躲开话题,朱记者叹了口气,也不再往专访聊。
“这戏不错啊。”王耀让剧团的演员给马先生排了一出,马先生惊喜的说道“我这个水平都能看懂,确实不错。”
“通俗版本嘛。”王耀笑了笑“感觉能不能留住观众?”
“这戏百分百可以啊,这样,你杭城这边演完了,让朱记者写一篇文章,我让京城的记者朋友转载一下,你们去京城在演几出,那就正式铺开了,京城的票友拿住了,那你就妥了。”马先生笑着说道。
“贸然窜场,会让京剧界的朋友不开心吧。”王耀笑了笑。
“不开心能怎么样?你可是启功先生和梅先生点头的人。”马先生轻笑道。
王耀微微挑眉“您带消息来了?”
马先生笑了笑,把手里那个不知道什么做的木盒掀开,里面有一封信“启功先生给你的回信。”
“这是百宝嵌吧。”朱记者有些眼力,惊讶的问道。
百宝嵌是一种镶嵌工艺,明朝时皇家发明的,假如宝石,象牙,珊瑚以及各种玉石,打磨镶嵌进漆器中,讲中华古典家具的美感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百宝嵌造型华丽,漆器胚胎基本都是用名贵的木头,不会比上面镶嵌的宝石价值低,都是权贵皇家用来装墨宝和一些贵重东西的,马先生手里这个,应该是黄花梨的百宝嵌,器身上用红蓝宝石镶嵌出一副百花图,还有小篆配字。
器盖上是镶金的一条盘龙,眼睛是血红的红宝石,看着威严无边。
这盒子从布里揭开,就五彩琉璃的,十分华贵。
“这东西是康熙年间的东西,至于谁用的,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马先生嘿嘿一笑。
王耀手在盘龙百宝嵌底下摸了摸,轻笑道“顺治皇帝的印您会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