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大汉出使西域的是谁 > 第21章 秦国的学院体系2(第1页)

第21章 秦国的学院体系2(第1页)

法学院是秦国另一所重要的学府,它专注于法律法条的学习与运用、司法解释、普法教育等学科。这所学院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法律专业人才,也为秦国的司法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作为秦国司法体系的支柱学院之一,法学院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述学院外,秦国还有一个独特的学院——内学堂。内学堂是专门为皇家子女设立的特殊学校,同时也是内宫中太监和宫女的学校。在这里,学员们接受严格的礼仪和文化教育,为日后服务皇室做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秦国的女性地位相对较高,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女子能够进入县学以上学院的机会寥寥无几。大多数女子在完成蒙学学业后便不再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在家相夫教子。然而,这并不能掩盖秦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女性教育的重视。

内学堂本是专为皇家子女和太监、宫女设立的学府,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宦官人家的女儿也渴望继续接受教育。于是,一些官眷们便向皇后求情,希望她们的女儿能够进入内学堂陪伴公主读书。渐渐地,这种情况变得普遍起来,形成了一种惯例。

对于这一变化,刘胥非常赞同。他深知一个有学识的母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何等重要的影响。此外,这些来自秦国权贵家庭的女孩们,也是未来诸皇子王妃的理想人选。通过与她们联姻,可以为秦国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助力。

除了内学堂外,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学校,它们共同构成了秦国完整的教育体系。其中,军事学院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将领,而其他学院则为秦国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官员。

据统计,秦国百分之九十的官员和将领都毕业于各类学院,只有百分之十的人是通过皇帝直接提拔或地方推荐而来。

尽管秦国并未完全摒弃察举制度,但已将其由主流的人才选拔方式转变为辅助手段。那些通过察举制度进入仕途的人,往往被视为“幸进之徒”,难以得到朝野主流的认可。

因此,在正常的官员晋升体系中,他们很难获得提升,只能依赖皇帝的恩赐。这样一来,察举制度实际上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奖励机制,而非主要的选才途径。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新获得的俘虏和奴隶,还有那些地处边疆、统治着众多蛮夷的地区,特别是卫所,秦国特别设立了教化所来对他们进行汉化教育。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这些蛮夷尽快地融入到秦国的体系之中,从而减少彼此之间的沟通障碍。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磨灭这些蛮夷原有的习俗的有效方式。

教化所的教习大多由县学和郡学中的那些未能被官府选中成为官吏,或者无法升入更高学府的贫困家庭子弟来担任。

由于秦国需要大量的士子进入到教习所,于是设立了支教奖励制度。这些士子只要在教化所待满一定的年限,并完成足够的教化任务,就可以凭借功绩进入官府成为官吏。而担任教习的这段时间也将被视为官府的工作年限,在晋升时享有优先选择权。

在各级学校里,老师们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内部的体系划分,其中最高级别的称号被称为大祭酒。这个尊贵的头衔只有太学和武学的校长才能够拥有,代表着学院中的最高地位。

接下来是祭酒,祭酒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上祭酒通常是各个大学和讲武堂的校长。而由于历史原因,军庠和东都大学的地位特殊,高于上祭酒,但又略低于大祭酒,因此被称为“比大祭酒”。

中祭酒则是太学和武学学院的院长,其他学院的院长都属于祭酒的级别。

教师们的职称从高到低依次是博士、司业、学政、教授、助教、教习、教谕、学正、学录、监学、讲郎(即普通教师)。这些职称不仅是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认可,同时也是一种官职,具有相应的品级,并纳入文官体系之中,其上一级管理机构是礼部。

大祭酒,从三品

比大祭酒,正四品

上祭酒,从四品

中祭酒,正五品

祭酒,从五品

博士,正六品,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司业,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管杂务,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正七品,由朝廷委派到各州府主持大学招生考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教授,从七品,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教习,正八品,协助博士和教授教授生徒。

教谕,从八品,武学中的教官。

学正、学录,正九品,学政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学录掌执行学规,协助博士教学。

监学,从九品,掌稽察学生出入,考察学生功课勤惰等事。

讲郎(即普通教师),吏。

在这个等级分明的教育体系中,每个人都在为了更高的职位和荣誉而努力。教师们不断钻研学问,希望能够晋升为博士;而祭酒们则争夺着成为大祭酒或比大祭酒的机会。然而,权力的斗争并非唯一的目标。许多人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渴望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

学生们也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深知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地位。于是,学院中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日夜苦读,追求着卓越的学术成就,或者踏入仕途。

因为秦国没有像大汉一样独尊儒术,现在更是强大起来,比之大汉也不差。大汉国内很多郁郁不得志的其他学派士子,再次掀起了一轮出汉入秦的迁徙。

刘胥这时候正因为大建学校导致学官和教师不足,对这些人十分礼遇,命令沿途官府和驿站好生照顾他们。

等他们抵达咸阳后,礼部和太学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考试,通过者立马颁下官职,送往各处进行学校的建设。

落榜者也允许其留在太学或东都大学学习,或者前去教习所支教,每人都会获得官府一定的补贴,保证其能安心留下生活。

喜欢大汉西域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大汉西域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