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汉末风云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1(第1页)

第一百二十九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1(第1页)

“单于大人,俺等何不请右贤王率俺南匈奴右部至此,1同与袁家大战1场,以雪此奇耻大辱!

左贤王虽然正在气头上,却并未因愤怒而失去理智。

其人恶狠狠地瞪了自己麾下左大将1眼。

“俺阿弟此刻正在右扶风大散关,距此地千里之遥!

远水如何可解近渴?”

诚然如此。

大散关距并州西河郡,何止千里之遥?那分明是两千里之遥。

左贤王只是向袁谭撂了1句狠话而已,这左大将却当真了。

是故,那左大将登时哑口无言。

其人试探问道:“单于大人,那…俺等与鲜卑大人扶罗韩联合如何?”

左贤王的怒火,登时因这左大将的愚蠢而全消。

其人对左大将嗤之以鼻。

“且不说扶罗韩愿不愿与俺等联合,只说鲜卑人兵甲尚且不足,便是与俺等联合,呵呵,又有何用?”

汉末的胡人,无论匈奴人、鲜卑人还是乌桓人,都普遍存在1个严重问题:兵甲不全。

这些胡人的甲胄,自然是不可能有多少的;兵器也有不少是以利石制成的长矛:

甚至于,鲜卑、乌桓用的箭矢,都是骨箭。

兵甲短缺,在临阵之时劣势有多明显,辽东败军1定有话说。

相比于起步较晚的鲜卑、乌桓人,始终威胁大汉长达4百年的南匈奴人,最起码兵甲短缺情况,还不至于如此严重。

所以说,这左大将出的,是个纯纯的馊主意。

情急之下,这左大将口不择言道:“单于大人,卫将军素来与袁家不和,不如某等遣使臣赴司隶河东郡,与卫府联合共抗袁家如何?”

左贤王先是1怔,然后大喜。

“好!

甚好!

此计甚好!

刘元颖(宗室刘馥,也就是孙十万众多光辉传说中的刘亡灵)已在平阳近3年,安置南匈奴牧民无数。

只要俺等求援,此人必将此事转告卫将军,届时…哼哼!

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算远水解不了近渴,因为位于并州西河郡(后世忻州西侧)的南匈奴王庭,距平阳县(后世临汾市)只有不到8百里。

而且,诚如左贤王所言,原平阳长、现河东太守刘馥受苟哥赵旻启发,在这近3年以来,打散、编户南匈奴人不计其数。

关中、河东、洛阳是如何在短短两3年间便如此兴旺的?

靠的不还是人口增长?

短短几句话商定此事后,左贤王便毫不犹豫地派这个倒霉的左大将,亲自赶赴平阳去见刘馥…

消息闭塞的南匈奴左部,此刻尚不知,刘馥已经不在平阳县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