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连熊却嘿嘿地笑,不以为意地道:“到时候再放一通宵!”
而秦连凤本就高兴的没地儿来宣泄,一听这话,自是高声应是的,当即就支了银子往外跑。
而李巡检看着门口越聚越多,乌泱乌泱的,都是沿途听到喜讯,丢下手里活计,蜂拥过来道贺的一众乡邻们,就同秦连虎、秦连熊商量道:“咱们崇塘有些年没有过这样的大喜事儿了,说是全镇轰动也不为过的,待会儿贺客肯定络绎不绝,依我看,流水宴可是该摆起了……”
话音刚落,哪里知道方才一路飞跑着出去的秦连凤竟又折返了回来。
原来正如李巡检所料的那般,因着报子敲锣打鼓一路高呼的缘故,喜讯早已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崇塘四面八方了。
这会子不但崇塘街面上的帮闲也好,花子也罢,纷纷赶来秦家道贺。
更已有见机快的鞭炮铺子的东家亲自带着伙计,推着成车的炮竹过来秦家门口燃放了。
一时间,炮竹声响彻云霄。
可紧接着,秦家秦老爹、还有秦连熊诸人也算常去消费的得月楼饭庄的掌柜的,更是直接带着大师傅小伙计,推着一溜车队的家伙什过来外包摆宴了……
秦家人还有些懵,李巡检却不以为意地哈哈大笑了起来:“这才哪儿到哪儿的……”
到底李巡检,崇塘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地头蛇,对于世事的见地,或者说人心的把握,确实不是秦家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果然这才哪儿到哪儿。
又不比旧年秦连豹院试题名后的宾客如云,这次来客之多,身份之复杂,甚至于都超过了李巡检的预料。
可以这样说,别说是平日里没有走动的人家俱都阖家出动过来道贺了,就是整个崇塘都倾镇而动了。
偌大秦家,院子里站满了人。
可这世上,本就是人抬人高的。
李巡检当仁不让地主动站了出来,帮着秦家招待宾客,甚至于还把李蹊都给捎上了,叫他去招待那一干没有眼色的臭小子。
有心思机敏之人看着从来行事之间分寸拿捏地叫人能吐血三升的李巡检兴兜兜地给秦家招待宾客,还有李蹊同秦家人的热络,心思一转,还有甚的不明白的。
只目光却没有落在秦家人身上,而是纷纷落在了“老奸巨猾”的李巡检身上,没想到叫他捡了个宝。
尤其时近黄昏,待到方家那厢又特地派了管事敲锣打鼓地送来了,由方大老爷亲题的“举人第”的三字匾额后。
秦老爹亲自揭开了匾额上的红绸,天地间的气流都有了片刻的凝滞。
不过也就须臾光景,瞬间又欢声雷动,喜气腾云了起来。
可到底,看向秦家人的目光又再不同,看向李巡检同李蹊的目光,更是不同。
毕竟对于崇塘人,甚至于莲溪人来说,方家,那可是莲溪第一世家,知府大老爷三年五载的就要换一遭,可方家的显赫却是铁打的。
即便方家大老爷一向赋闲在家,并无闲职在身,可却是方家现任的族长,一言一行,代表的那就是方家。
秦家大门上挂着的这块“举人第”的三字匾额,不但是荣耀,也是庇护。
在场的,但凡心思清明的,就没有不心生羡慕的。
尤其钱运仁。
他心里头非常清楚,其实早在李巡检动心之前,他就已经有了欲同秦家三房结亲的心思了。
毕竟他家长子同秦家三房的长女年纪相当,他同秦家经过这两年的相处,也算是知根知底的了,再没甚的不放心的,天生的儿女亲家。
不过说实话,他当时虽不大忌讳甚的“茴香萝卜干”的话儿,多少饶是不做“茴香萝卜干”买卖的同乡,不也照样经营不善落魄无为么!而他家铺子里,一向以来就没少动用茴香、萝卜干这两样食材,也没见经营不善的。
可却担心秦家舍不得姑娘远嫁。
毕竟他们宣歙之地商贾世家的传统,通常男人若是在外经商,妇人们自然就得挑起重担,在家主持家政,甚至于治生。
尤其“抬木稍”的还罢了,可身为长媳宗妇,那是必须留在老家善事翁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