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风舞馆的正堂是一个圆形的空间。正中央搭建一个高高凸起的舞台,是舞馆每晚表演的地方。环绕着舞台是一个半圆形的客席,分三层共设置着五十几张梨木小方桌和靠背椅,能容纳近二百位客人。
大堂的顶部直通到三楼。
二楼是雅厢,上了楼梯之后,一左一右共有二十间包房。每间房的门口倚楼栏处,摆放着藤几藤椅,椅上设着绵软的锦缎座垫。
三楼是天字号客房,招待极尊贵客人之所,大部时间都是空着的。而且从听歌看舞的角度,二楼才是最佳的位置。因此通常都是在堂上的表演结束后,贵客才会移尊至三楼,饮酒欢叙。
今天对虹风舞馆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天刚擦黑,大堂内嵌悬在墙壁上的十八支大型青铜釭灯就全点亮了,将整个舞馆照得亮如白昼。
各处楼柱楼栏缠挂着七彩的缎带,在灯光的映衬下,炫亮夺目。舞台上今天铺陈的是湛蓝色的毡毯,环绕着舞台密密地摆了一圈儿的小荷灯,此时并未点亮,应该是表演时才用的。
酉时刚过,客人们开始陆续来到舞馆。因为听说奉国公赵崧今日会来捧场,那些接到请贴的人没有不来的。没有接到请贴的,也想着法儿求张贴子前来,瞧热闹看美女是一个方面,能有机会结识国丈大人是最好不过。
门口的几位小僮今日都穿着鲜亮的红色,陪足了笑脸忙得团团转。将客人迎进堂内后,有几位管事的妇人带着姑娘们引领到座位,安置妥当。
半个时辰不到,一楼的客席就已经坐满了。身份稍高一些的客人,会绕过舞台,穿过大堂,骄傲地踩着铺红毯的楼梯,直接上了二楼,或结伴进雅厢小坐休息,或者倚栏而坐,瞧着楼下的热闹景象。
刚才还在这里忙得团团转的虹骊珠,此时却不见了人影。
原来今日真正尊贵的几位客人---当今皇上的岳父大人,奉国公赵崧、武英殿大学士高岭、都察院右都御史郭子辛和其他几个人,并不从前门进入。这几位由虹骊珠从后门迎进来后,沿着紧贴大堂后门的那处楼梯,直接到了二楼,被安置在了正对舞台的一间雅厢之内。走廊内有纱围将这间屋与其他的包房隔开,由便装的赵府家将把守着。
奉国公赵崧今年四十六岁,个子不高,长得有点儿圆。丰富的脂肪将他的面部皮肤撑开,让他的脸上看着白净光滑,没有皱纹。
赵家在北魏是士族大家,祖先随太祖立国有功,是开国功臣,被先帝封为世袭忠勇侯。到了赵崧这一代,他的两位兄弟都是科举出仕,这祖先的荫恩就降到了他的头上,先帝封他一个五品的承旨官,入阁供职。
先帝朝中,赵崧并不得意,一个承旨官做了十年时间,也未有升迁。可是先帝薨逝之后,新帝登基,当今圣上却非常倚重赵崧。不仅选了他的女儿入宫为后,而且封了他中极殿大学士,他一下子从一个小小的承旨官,跃级而居于内阁首辅之职。
前几年他身体欠佳,休假养病,皇上为抚慰皇后的一颗孝心,彰奖赵首辅为国操忧之功,加封他至奉国一等公,真正是无上尊荣。
今日他带来的两位官员,一位是武英殿大学士高岭、另一位是都察院右都御史郭子辛,都是赵崧一手扶持起来的人。跟他们一道来的,还有一位华服少年。赵崧对这少年极为客气,只是他不道明这少年的身份,虹骊珠也不好去问。
虹骊珠亲自为这一屋子的人奉上了极品好茶,摆上了精致的点心,陪着说了几句话。
看时辰差不多了,她便引着几位贵客出了雅厢,安置他们在楼栏内坐好。赵崧刚一落座,楼下和楼上立即有人认出他来,嗡嗡的传话声之后,纷纷仰头看过来。
有想结交的,起身往那个位置去,都被赵府的家将拦下。堂内稍微乱了一会儿,恢复了秩序。
虹骊珠此时已经告了退,去安排缪凤舞出场一事了。
戌时整,堂内的灯火突然熄灭了,只在四个方向点起了四只大红的灯笼,泛着红晕晕的光,让人看不清更远的地方。
一队舞娘穿着粉裳绿裙走进来,将舞台周围的荷形烛台一个一个点亮,又悄悄地退了出去。
大堂内渐渐安静,只有那些荷灯里颤动着烛火,照亮了湛蓝的舞台。
“咚”的一声重锤擂鼓之音,震得在场的人心尖微抖。
紧接着,已经关闭的正堂大门“吱呀呀”启开,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从门外响起,越来越近。终于,一匹雪白的骏马载着一位红衣的姑娘,跃过那大堂的门槛儿,穿过堂中央铺设的猩红毡毯,登上了那高高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