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子社区遭遇透水事件之前,大家就发现了一个新的藏身地。
这个藏身地在一个神秘的地下洞里,就连之前住在洞附近的幸存者,都不知道他们脚底下竟然藏着这么一个迷宫一般的地下世界。
这洞穴是啥时候挖的,现在还是个谜。
洞穴有三层,每层都有大大小小的洞,里面空间挺大的,能装下好多人。
洞里的通风处理得特别好,空气流通,呼吸起来和地面上没啥两样。
最令人欣慰的是,在洞穴的最底层,众人发现了一口清澈的水井。
发现如此广阔的地下洞穴已属难得,而在这之中又意外地发现了水井且存有水源,更是增添了一份惊喜。
经过检测,水质完全符合饮用标准。
对于在末日环境下挣扎求生的幸存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他们立即开始规划如何利用这个地下洞穴,将其打造成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他们对洞穴进行了加固,防止了可能的塌陷风险。
又利用洞穴的自然结构,划分出居住区、储存区和工作区。
居住区被布置得尽可能舒适,以提升幸存者的生活质量。
储存区则用来存放食物、药品和其他必需品。
工作区则包括了种植区和手工作坊,以实现自给自足。
在种植区,幸存者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尝试种植一些耐阴植物,如蘑菇和某些蔬菜。他们还利用水井的水源,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灌溉系统。
手工作坊则成为了幸存者们制作工具、衣物和修理设备的地方。
他们行动力惊人,从发现洞穴直到搬走,这么复杂庞大的过程,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当刘伟业带着云笛驾车赶到废弃的种子社区时。
刘伟业只看到了空无一人的社区。
刘伟业和云笛下车,他们走到地下种子社区,几乎找遍了每一个地方,直到手中的照明工具提示电量不足,他们这才离开。
在离开前,云笛注意到了一间他们之前未曾探索的房间。房间的门上挂着一幅被撕毁的画作,尽管仅存一角,云笛却细心地辨认出这是一幅专为幼儿设计的启蒙图画。
云笛冲到门前,轻轻揭下图画剩余的一角,她用手电照了又照,确定是启蒙图画。
那么这间屋子,是小孩子住过的无疑了。
明知人去屋空,云笛还是满怀希望推开了房间的门。
这房间比其他的房间更整洁些,虽然房间里的家具几乎搬空,但墙角的玩具箱和床头的卡通贴纸依然透露出孩子在这里生活过的,曾经的温馨。
云笛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她想象着丹丹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她轻轻抚摸着墙壁,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快乐的回声。
刘伟业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云笛,他很冷静,也许这只是另一个孩子生活过的痕迹呢?
只要不是亲眼看见丹丹,他不会像云笛这样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