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大汉之西域疑案 > 地41章 大汉的反应(第1页)

地41章 大汉的反应(第1页)

当秦国的使节抵达长安时,大汉朝廷上下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惊讶或紧张。事实上,刘胥这些年来的赫赫战功使得人们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预期。

作为当今的大汉皇帝,刘据与刘胥年龄相仿,但仅仅大了一岁,正处于一个帝王最为成熟且精力充沛的年纪。他深知刘胥的野心和抱负,因为刘胥曾多次向他表达过自己的想法。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刘胥竟然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征服了如此广袤的土地,甚至超越了大汉的版图,并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皇朝。

对于刘胥的成就,刘据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兄弟们在外建功立业,不仅不会威胁到他的皇位,反而有助于巩固大汉的统治。毕竟,只要天下仍由刘姓统治,就足够了。而且,如果真的到了刘胥回国争夺皇位的那一天,那就意味着大汉已经陷入绝境,无法挽救。

这种观念源自于刘邦时期确立的“非刘姓不得王”的思想,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皇室后裔的心中。只要天下依旧姓刘,那么无论谁来统治,都能被视为大汉的延续。因此,刘据并不担心刘胥的崛起会对自己的地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相反,他更关注如何维持大汉的繁荣和稳定,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挑战。

此时此刻的秦国正处于建国初期,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武力正值鼎盛时期。而大汉历经汉武帝多年的折腾,元气大伤,尽管刘据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休养生息,但仍未恢复到巅峰状态。此外,两国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而且秦国仍然承认大汉的正统地位,因此战争难以爆发。

既然无法开战,那么主要的问题就集中在了礼仪方面。刘胥登上皇位后,两国的地位该如何处理成为了他和满朝文武争论不休的焦点。只有明确阐述了这一点,才能避免日后亲兄弟般的两国产生过多的矛盾。

刘胥送来的国书中提出,两国应称为兄弟之国,大汉为兄,秦国为弟,同时秦国依旧是刘氏的小宗,尊奉大汉刘氏为大宗。对于这个提议,刘据和桑弘羊、霍光等人认为并没有太大问题,因为以秦国目前的实力,确实配得上这样的地位要求。

然而,朝廷上的一些守旧大臣仍然坚持认为秦国只是大汉的附属国,不应该与大汉平起平坐。他们主张,即使秦国可以称帝,但在面对大汉时仍应保持诸侯王的地位。这种观点引发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激烈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在此期间,刘据观察到朝廷中的大多数高级官员都倾向于支持秦国的立场,于是他决定顺应潮流,同意了这一请求,并趁机对反对派进行了压制。这些反对派大多是汉武帝时期的老臣,刘据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机会来清除他们,这次正好借此机会换上自己的心腹。

秦国此次派遣的使节团由太子刘焉率领,可以说是给足了大汉面子。由于双方没有根本冲突,且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因此这件事情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解决。刘焉被派来参与此事,不仅是为了积累经验,更是为了增进与大汉的亲近感。

事情商定后,自有秦国的礼部尚书与大汉的大鸿胪寺商议细节,刘据则负责通知大汉的属国派出使节前来长安,届时一同前往咸阳观礼。

接到圣旨的大汉属国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一直以来与秦、汉双方都交好,真要是两国打起仗来,他们夹在中间将会左右为难。如今大汉已经承认了秦国的地位,他们也不再犹豫,纷纷让早已准备好的使节带着丰厚的礼物火速赶往长安。

这些属国派遣的使节大多是本国的继承人带队,也有少数国家的君主亲自前来。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朝鲜王刘旦,他是刘胥的亲哥哥。

朝鲜国内并没有什么重要事务需要处理,因此他决定亲自前往咸阳参加刘胥的登基大典。此外,这些年来他听闻了许多关于秦国的辉煌事迹,对于秦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而且他在朝鲜这苦寒之地已经待了二十多年,也渴望能够走出国门,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凭借着他们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他相信到了秦国一定会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

当太子刘焉将刘旦将要亲自前往秦国的消息传来时,刘胥有些怔愣,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和哥哥分别这么多年,他都没敢想过此生还有相见之日。

在确认这个消息是真实的之后,刘胥激动得难以自抑。他立刻下令让少府在玄武门后面,也就是现在还是荒地的西内苑所在地大兴土木,修建宫室,作为刘旦来咸阳后的居所。

与此同时,他也通知了秦国属国和各地官府,要求他们在年后做好入京的准备。在属国之中,唯一还在征战的托勒密和底比斯也暂时停止了战争。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先放下争端,等到参加完秦国的开国大典和刘胥的登基大典后再继续战斗。

整个秦国陷入了一片忙碌而又兴奋的氛围中。人们纷纷为即将到来的盛典做着各种准备,期待着与亲人、朋友的重逢,以及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启。

不计其数的物资如潮水般在奴隶们的辛勤运送下,源源不断地朝着咸阳城涌去。而在这其中,作为秦国境内最为重要的驰道工程更是日夜不停歇地赶工,全力以赴争取在大汉使节团到来之前完工。这条驰道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大地之上,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和梦想。

它不仅是秦国通往与大汉边境的高速公路,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通过这条驰道,可以大大加快兵员物资的运输速度,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同时,驰道的存在也展示了秦国对国土的严密控制,彰显了国家的实力和威严。此外,驰道还对唯一可以称之为对手的大汉形成了一种武力威慑,让对方不敢轻易挑衅。

这也是对大汉内部未来想要篡权夺位者的警告,一旦大汉出了问题,秦国随时可以调动大军前往大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