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只试试,何谓出气多,入气少。”
新君有如此求知欲,逼得凌姑娘不得不为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
什么不得站立、束手无策,出气多、入气少,诚然都是凌姑娘数日来伴君如虎的真实写照。
自打大雍新君北征以来,就屡遭刺客拦截。刺客一伙伙涌入护国军军营,在镇北将军沈白衣率军北上追击北宸军残部后,其行动愈加频繁。
这些刺客十数个成行,出招狠辣,不计后果,剑尖淬毒,目标鲜明。
因是战时,最先新君和凌姑娘也曾怀疑过,是乌浓和北宸人报复行事。
几次之后,却发现了异端。
“这些人,对大雍军的行动轨迹了如指掌,专挑军防最弱的时候下手。”
“无论我们迁营、外出还是会客,似乎都躲不过这伙刺客。”
“如果是乌浓和北宸人所为,他们的情报未免也太迅捷了,与他们行军作战表现出的羸弱战力,极其不符。”
基于此,新君和凌姑娘,对于刺客的来历都有了猜测。
用凌姑娘的话讲:
“这事,陛下自个心中有数便好。”
诚然新君心中有数,偏偏碧玉指出:
“婢子觉得,这些刺客训练有素,出招和掩盖身份所用的伎俩,都像是早年百威楼行事的风格。”
碧玉自从找回记忆,对百威楼杀手的那些套路,可谓如数家珍。
刺客出自百威楼,百威楼楼主就是乌浓神女,一切病根似乎又回到了乌浓人身上。
乌浓桑鸦城被攻破后,乌浓神女承认了所有的罪行,但对行刺新君一事,却嗤之以鼻:
“败了便是败了。”
“外面的天下,谁主沉浮,还与我何干。”
乌浓神女这般说了,新君和凌姑娘对那背后主谋之人的身份,便更加笃定了。
乌浓人志在卷席四海,至于大雍君主是谁,乌浓神女不会在意。真正在意新君生死的人,远在大雍京都城。
新君遇刺、不能成行的消息一传回大雍京都城,果然便有了声浪。
一直致力于寻找凌三川去向的大理寺少卿凌洒金,这些日子以来,几乎把大雍京都城翻了个底朝天。
然而,人海沉浮,凌三川的去向始终不能浮出水面。
直到新君遇刺了。
“城南,城南那户人家,原先我们去查探的时候,家中只有主母和两位小姐。昨日里,他家车响马动,分明有人进出。”
“我们赶过去探查,见闺阁中人影晃动,主母却说,几位小姐都睡下了。”
“那户人家,也是几品开外的官眷。今日一大早,沈太后设赏花宴,把当家主母和几位小姐都请到宫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