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很多人都没考虑过,别人买小牛犊的钱可能很低,比如他之前那样。
也可能别人是规模化养殖,批量购买牧草和饲料,价格比零买便宜很多。
这就好像曹书杰之前听双鹿养殖园的老板任玉坤所说的另外一个问题,任玉坤当时就给他说养殖梅花鹿不一定赚钱。
因为这里边从鹿苗、到喂养、到人工、到场地等等,各方面的投入太大了,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投不起。
而养殖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盈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观。
“回头我得给村里老百姓开个会说一声。”曹书杰心里也有他的考虑。
把牛散养在各家各户,从现在看,已经是一个很不明智的决定。
曹书杰在想一个新的模式。
谁家想养牛,可以用小牛犊的头数作为入股的股本,在曹家庄弄一个公共养殖场搞集中养殖,等到来年卖出育肥牛,有盈利的时候,按照投入的股本分配利润。
这样的话,哪怕中间有牛因病死掉,甭管这头牛到底是谁买来的,风险平摊到所有人头上,也能降低养殖风险。
另外也可以通过集中的规模养殖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益。
“至于饲养人工也好弄,让养殖户每个人轮流值班。”曹书杰心里想着。
这其实就是农业合作社的变种。
和他们现在集中种植猕猴桃有异曲同工之妙。
目的都是为了统一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以及提高抗风险能力。
心里头想罢,曹书杰并没有着急去找曹建龙讨论这件事儿,也没急着把全村搞养殖的老百姓集中到一块儿商量,而是先去了山上的果园里。
他要提前给曹书超说一声,崔敬国那边明天就要把两百头小牛犊送过来,这边也要做好准备。
……
半个小时后,曹书杰来到山上,给曹书超说完这件事儿,曹书超并没有表现的特别惊讶。
在他看来这件事很正常。
曹书杰购买最多的一批是300头小牛犊,明天才来200头,又算得了什么?
“书杰,这样的话,你自己养牛的规模就超过700头了,你可真厉害。”曹书超是真心实意的佩服。
纵观整个青石镇及周边,甚至整个平源县城,在养牛规模上超过曹书杰的,一个都没有。
这一点真不是吹。
曹书超他们很清楚,光养殖这一块,每年能给曹书杰带来的利润也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
但是外界对这一块并不了解,而曹书杰也从来没有对外炫耀的心思。
典型的闷声发大财。
“超哥,你们好好干,镇上的公司在未来3到5个月内就会投入生产。”
“到时候公司各项架构组织完整,我也会一块给你们入上保险。”曹书杰重提旧事。
这是他之前就已经许诺过的。
和其他那些经常画饼的老板相比,曹书杰这个人有个好处,他并不是一味的吹牛逼。
他许诺的事情,一定会想办法去完成,要不然他干脆不说。
曹书超也清楚曹书杰的这个脾气,对于这一块儿,他一点儿都不担心。
“书杰,你不用着急,慢慢来就行。”曹书超还劝他。
生怕他有点急功近利,到时候就稳不住了。
“书杰,你发的那个视频我也看到了,省城怎么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曹书超秉性善良,他不会多少骂人的脏话。
但是听到曹书杰在视频里分享的内容后,曹书超也想骂人。
甚至想着拿刀去找他们理论一样。
这个果园是曹书杰的命根子,那些种出来的水果,同样是他们辛辛苦苦努力的结果,就这样被人糟蹋这个品牌,他心里也很不服气。
曹书杰摆摆手,示意他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