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为赵正南的前妻,我却是赵正南的现任妻子,这样的场合,我有些不知道怎么去面对。
“你还想着雯姐的事情?”赵正南看出我有些不愿意回帅府的原因,所以直接点了出来。
我也大方地点了点头,想看看他怎么说。
他用手指在我额头弹了一下,“死丫头,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咱们家也不缺那一口饭菜的,而且咱们也不住一块儿,你还有什么别扭的?”
我心想,你倒是不别扭,可我别扭啊!
现如今,我占着她的位置,她占着我的儿子,总觉得这位置好像是我拿儿子去跟她换的一样。
这能不别扭吗?
他说这话,让我突然觉得牙齿有些痒痒,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俗话说的好,‘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虽然这江南的天气没有北方那么冷,但这带着潮意的寒,却也是难熬。
不知道这江南的腊八,他们是如何过的呢?
到了帅府的时候,我先端茶给众人正式行了礼。
对何氏,赵正南说,她就当成是赵家的姑奶奶吧。
所以我也照了他的意思,也给何氏奉了茶。
何氏面儿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但她只待了一小会儿,就说要回去看看孩子醒了没有,让翠儿扶着她先回去了。
只能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叹了一口气,我和她,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吧。
“好香啊,走,咱们去看看熬粥去。”我有些悻然,只能拉了赵正南来解闷。
记得小时候,我并不爱喝腊八粥,却是更爱看那熬粥、摆果的热闹场面。
府里头熬腊八粥,一般都是饽饽房的差事儿。
府里过腊八吃的粥,都是要福晋率领着众仆妇们亲自去熬粥的。几间殿堂里,生上几个最大号的白炉子。那些个淘粥米的、剥粥果的和煮豆子、枣儿汤的仆妇们,就按部就班的各自忙碌着。
太太系上围裙,只是在旁边偶尔指点那么一下。母亲则是要样样过目,道道工序,她都是要去事必躬亲的。
院子里飘着那浓浓的豆粥香味儿,也是很难让人忘怀的。那样的时候,府里就显得格外的热闹。
如今这些,已经是多年没有再见到过了。
也不知道哪一年里,我要是忘记了的话,还有没有人能做出那种味道来了。
“行了,你就别跟着裹乱了。到时候她们弄好了,你跟着吃不就完事儿了吗。”
赵正南又看了我一眼,“你这会儿又不怕衣服上的褶子了?”
我顺着他的话低头看了一眼,还好,现在衣服还周正着呢。
赵府的粥,虽闭不上贝勒府里的那么讲究,但初尝起来,也倒是新鲜。
夸赞了大嫂的一番手艺,她也乐得和我亲近了许多。
既然我们是新婚,赵正南便得了老爷子的特批,今年就不用在家里过了,可以带着我去外面转转。
其实我估计,也是顾虑了何氏的面子。
毕竟新婚里,两人多多少少会显得甜蜜非常。
那对何氏来说,也会是一种刺激吧。
反正不需要我跟着府里准备过年的事物,我也是乐得轻松的。
跟着赵正南商量了一番,远的地方暂时还就不去了。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我们便去了临近不远的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