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当年的忠顺王与贾演贾源兄弟为了军功一事吵得不可开交,纵然忠顺王乃是宗室,都没在宁荣国公那里占到什么便宜。”
小金及时插话,“因为分赃不匀?也因为宁荣国公简在帝心?”
“哎呦,一语中的。”林海笑道,“忠顺王与宁荣二位国公都是靠着在西北杀北狄人的战功,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只不过当年的圣上的确是更信任也更仰仗贾演与贾源兄弟。“到了贾代化和贾代善这一代,更有青出于蓝的架势,现在的忠顺王一直把昔日几个王府重臣兼心腹爱将,还有他的同母弟弟之死,都记在了贾代化与贾代善兄弟头上。”
这段忠顺王府与宁荣两府的“爱恨情仇”,乃是义忠王亲自写给林海长见识的。可信度相当高。
林海看信的时候就跟小金交换过看法,现在小金自然不改初衷,“就算是迁怒,也是有道理的迁怒。”
从义忠王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讯息,林海觉得说是贾代善亲手杀死忠顺王胞弟,恐怕不是真相,但贾代善至少是顺水推舟了。
“贾代善能不降等袭爵,何等风采自不必多说,可惜虎父犬子……那哥俩甚至可能犬子都当不起。”
小金道:“富不过三代,这话在我生产出来的时代依旧在。”
林海这边脑内交流的热闹,也没错过忠顺王那意味深长的表情。这回轮到林海眯了眯眼:不整垮忠顺王府,似乎都对不起王爷如此“抬爱”,呵呵。
忠顺王又一次在朝上眼神乱飘,自然瞒不过他身边的老伙计肃端王。
肃端王对此焉能不头疼?这老伙计哪里都好,就是爱~男~色~这一点着实让人无法恭维。尤其是在早朝上,只要容貌齐整些,他就要没事儿瞟一眼。
那几位出名的美男子,更是要重点关照。其中尤以林海和北静王为最,老伙计简直是没事儿就得看几眼:林海尚且一无所知或是干脆不为所动;北静王都已经瞥了你好几眼了啊……
好在他理智尚在,知道这几个一概动不得。但就他这自以为收敛,实则火辣辣的眼神,也够得罪人了!
其实前一阵子,他就算看人家也看得比较隐晦……他今儿这是怎么了?若非圣上的目光扫过来,肃端王苦恼得都想扶额了。
忠顺王为何忽然“大胆”起来?因为得意忘形这话总是有道理的!
几位皇子派去西南的门人们几乎全部无功而返,甚至有几个把性命都丢了去……这事儿办得漂亮,再加上原有的功劳,忠顺王得了那一位的夸奖和许诺:一门双王,他真地别无所图了。
须知那一位可不是个轻易许诺的主儿!
这件事儿即使是好了半辈子,好到能穿一条裤子的肃端王,忠顺王也不会多嘴的。不过他的举止还是彰显了他的情绪,落在有心人眼里,自是一番计较。
比如林海。
他对他人的情绪变化本就敏感,再加上小金这个外挂……林海此时便暗搓搓地问:“忠顺王这是抽什么风?就算在西南,几位皇子都没占到便宜,也不该得意到这个地步?难不成太上皇有赏了?”
小金答道:“很可能啊。”
这俩加在一起也不能全知全能,但……虽不中亦不远矣。
林海在心里冷笑,“这样的人,得志便猖狂,若真是大权在握,可还了得?”
小金便问:“正是这样。您果然愿意调任西南吗?压一压这位亲王的威风?”
“那得看圣上的心意。义忠王写信来问我,我本想立时跟我媳妇商量。可转念一想,圣上又没发话,万一有变,我不就丢人了?京官任满迟早要外任,先等等看。”
“是。”小金再次提醒道,“在京城时应该多积攒些寿命,外任之后不那么容易遇到能给您提供大量寿数的贵人了。”
林海十分赞同,“没错。找机会再忽悠下几位皇子,多用咱们那个药方。三皇子不在京城,下回你着重照顾一下五皇子和七皇子吧。”
小金又转了几圈,“好的。”
话说忠顺王的异样,圣上没看在眼里,但散朝后自有那心明眼亮之辈能及时提醒他。
几个儿子派人南下,圣上是默许的:知道为父亲分忧,这很好,能借此知道点深浅,就更好了。
目前为止儿子们那边没有什么好消息,亦在圣上预料之中。
西南山高谷深,易守难攻,找对地方再找对人,再摸清情况花个一年半载同样在情理之中。圣上觉着,能借着忠顺王磨一磨儿子们的性子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