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九品中正制呢?”
“这又是怎么回事?”
“殿下有所不知,这个九品中正制,便是官员们,进行举荐,倘若民间,哪个有才名,有才学,便会被官员们写信举荐给朝廷,如此一来,便可以入仕途为官了。”
“原来是推荐制啊。”
听到了这里,陈锐对于这个制度,更是嗤之以鼻,他冷笑连连。
“孤算是明白了,我大乾的朝堂上,为何是一群庸碌之臣,一群无能之辈。”
“敢情,这一切都是从用人的源头产生的。”
“殿下的意思是,这两个制度不妥?”
宛清一惊,瞪大眼睛看着陈锐,她没有想到,陈锐会否定了这么一个,用了数百年的选官制度,此时,是诧异的看着陈锐,然后惊问道。
“当然。”
陈锐不假思索道。
“这个举孝廉?”
“那不全是看编故事的水平嘛?”
“真孝假孝,全凭地方官一句话!”
“而且,天底下的孝子那么多,个个都举啊?”
“举的又是哪个?这里面的猫腻,大着呢,而且,说不定会有人,搞出来一些夸张式的所谓孝道。”
陈锐所说,可是实在话,后世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图,里面的奇葩至极的故事,便是从历史上,流行这种举孝廉制度的魏晋时期传下来的。
“这……”
宛清听着陈锐所说的这些,不由的脸色微变,之前她一直未曾想过太多,当下,听陈锐这么一说,宛清这才意识到,大乾一直以来,所采用的选才制度,似乎是真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她微微皱眉,脸色微变,看向陈锐道。
“那这个九品中正制有何不妥?”
“这又更不可以了。”
陈锐猛拍大腿。
“这说白了就是推荐制度。”
“而倘若,我是朝堂的官员的话,我好好的为何举荐你这么一个?”
“最重要的是,被举荐之人,真有才,还是假有才,还不是凭人一张嘴去说?”
“我倘若是朝堂上面的官员的话,便会与自已交好的同僚,互相举荐其家中的子弟。”
“这么一来,既可以达到避嫌之目的。”
“也可以,将家中的子弟们悉数的安排到朝堂之上,让他们继承家族在官场上面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