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就来看看,赵公离任后谁可出任征东将军镇守青徐吧。”夏侯献做出引导。
钟会看着沙盘分析了一阵,随即皱起眉头。
“王昶很有可能,他是太原人,跟司空王凌的关系情同兄弟,任过兖州刺史、徐州刺史。”
闻言,夏侯献忽然看向对方:“士季竟是对这些地方大员的了如指掌。”
钟会却谦虚了起来:“为明公做事,要站在明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以基本的情报工作自然是要做好的。”
"嗯。"夏侯献再一次把视线投向沙盘,“从之前的几次任命来看,王凌尤其喜欢提拔太原人。。。。这倒是无可厚非,但做得太明显恐怕不能让庙堂诸公满意。”
大魏如今的庙堂有很多派系。
有宗室派,有底蕴深厚的世家派,还有一些大魏的功勋派。
大魏建国也有二十载了,如今世家和宗室占据庙堂话语权、分走了不少蛋糕。
但除了个别功勋卓着的老臣之外,其他的功勋派却似乎被遗忘在某个角落。
夏侯献在“荆州”的位置上拿起一面青色的小旗,把它插在“徐州”。
“我们就力推赵俨入朝吧,这符合全局利益也符合他本人的心意,应当没有人会拒绝。”
钟会点点头,看了一眼徐州位置上的小旗,上面写着:胡质。
。。。。。。。。。。。
翌日,太极殿。
今日恰逢大朝会,百官云集。
两队官员的前方从最上首的位置依次是大将军夏侯献、太尉司马懿、司徒卫臻、司空王凌。
目前来说,大魏的朝堂局势还算平衡。
几个辅政大臣各司其职,虽然掌握着一定程度的话语权,但并不是任何事都可以擅自决定的。
就好比同样位于三公之一的司徒卫臻就是和司马懿他们一样的四朝老臣。
虽然不在辅政之列,但朝臣们却不得不多少照顾他的心意。
就连司马懿和王凌都不敢轻易开罪。
剩下的九卿们都各自代表着各自家族,在还没有明确站队的情况下,同样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多时,郭太后和天子曹芳来到太极殿内,上位入座。
众臣高呼“万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芳透过眼前的冕旒审视着台下众人,心安理得的接受着百官的拥戴。
今日的郭太后穿着红色的蚕衣,发丝上戴着华贵的金步摇。
朱唇紧闭,玉手端庄的放在腹下,目光却在某处停留着。
在外人看来,她只是端正着自己的目光,保持着庄严。
实则,大将军所站的位置正好位于大殿的中轴线上。
这使得她可以一直朝着那个方向停驻目光,却不会被别人察觉到有什么奇怪之处。